四十八願

四十八願

謂阿彌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時於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發無上菩提之心。願作佛時。身相光明。剎土殊勝。寧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識高明。心愿廣大。乃以二千一百萬佛剎。善惡粗妙之相。隨其心愿。悉令顯現。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徹見。復白佛言。我已攝取如上佛剎。所以莊嚴國土清淨之行。願有敷陳。惟佛聽察。遂發此四十八願也。

來源

據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記載,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綻光如來,興出於世,隨後經過52位如來出世之後,第54位如來世自在王如來出世的時候,有一位國王聽佛說法後,發無上菩提心,出家後法號叫法藏。他向世自在王如來請教如何建立淨土,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愿,悉現與之。法藏比丘聽了、看了之後,起發無上殊勝之

世自在王佛啟發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世自在王佛啟發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

願,經過五劫思維,想好了建立淨土的大願,一共四十八條,這就是四十八願。

願文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 翻譯的《佛說無量壽經》和唐代菩提流志翻譯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有四十八願願文。

魏譯本願文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照隋慧遠疏,願願標題,以便醒目。)

第一國無惡道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第二不更惡道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第三身真金色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第四形色相同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第五宿命智通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第六天眼普見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七天耳普聞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第八他心悉知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第九神足無礙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不貪計身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第十一住定證滅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第十二光明無量願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三壽命無量願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第十四聲聞無數願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總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第十五隨願修短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十六不聞惡名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七諸佛稱嘆願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八十念必生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九臨終接引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欲生果遂願設我得佛,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一三十二相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二一生補處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三供養諸佛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四供具隨意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五演說妙智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六那羅延身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七一切嚴淨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八道樹高顯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九誦經得慧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慧辯無限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一照見十方願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二寶香妙嚴願設我得佛,自地已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三蒙光柔軟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體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四聞名得忍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五脫離女身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六常修梵行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七天人致敬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八衣服隨念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九樂如漏盡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樹中現剎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意,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一諸根無缺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漏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二清淨解脫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三聞名得福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四修行具德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五普等三昧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如來。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六隨願聞法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七聞名不退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八得三法忍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唐譯本願文

若我證得無上菩提。國中有地獄餓鬼畜生趣者。我終不取無上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眾生。有墮三惡趣者。我終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不皆同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得宿命。乃至不知億那由他。百千劫事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無天眼。乃至不見億那由他百千佛國土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獲天耳。乃至不聞億那由他百千逾繕那外佛說法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無他心智。乃至不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國土中有情心行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獲神通自在波羅密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起於少分我我所想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光明有限。下至不照億那由他百千及算數佛剎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壽量有限。乃至俱胝那由他百千及算數劫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國中聲聞。無有知其數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情。及諸緣覺。於百千歲。盡其智算。亦不y知。若有知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壽量有限齊者。不取菩提。唯除願力而受生者。

若我成佛。國中眾生。若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彼無量剎中。無數諸佛。不共咨嗟稱嘆我國者。不取正覺。

若我證得無上覺時。余佛剎中。諸有情類。聞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

若我成佛。於他剎土。有諸眾生。發菩提心。及於我所。起清淨念。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極樂。彼人臨命終時。我與諸比丘眾。現其人前。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無量國中。所有眾生。聞說我名。以已善根。回向極樂。若不生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國中菩薩。皆不成就三十二相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於彼國中。所有菩薩。於大菩提。鹹悉位階一生補處。唯除大願諸菩薩等。為諸眾生。被精進甲。勤行利益。修大涅槃。□諸佛國。行菩薩行。供養一切諸佛如來。安立恆沙眾生。住無上覺。所修諸行。復勝於前。行普賢道。而得出離。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國中菩薩。每於晨朝。供養他方。乃至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佛。以佛威力。即以食前。還到本國。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於彼剎中。諸菩薩眾。所須種種供具。於諸佛所。植諸善根。如是色類不圓滿者。不取菩提。

若我當成佛時。國中菩薩。說諸法要。不善順入一切智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彼國所生。諸菩薩等。若無那羅延堅固力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周□國中。諸壯嚴具。無有眾生能總演說。乃至有天眼者。不能了知。所有雜類那色光相。若有能知及總宣說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國中具有無量色樹。高百千由旬。諸菩薩中。有善根劣者。若不能了知。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眾生。讀誦經典。教授敷演。若不獲得勝辯才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國中菩薩。有不成就無邊辯才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國土光淨。□無與等。徹照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如明鏡中。現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國界之內。地及虛空。有無量種香。復有百千億那由他數眾寶香爐。香氣普熏□虛空界。其香殊勝。超過人天。珍奉如來。及菩薩眾。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周□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界眾生之輩。蒙佛威光所照觸者。身心安樂。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無量不可思議。無等界諸佛剎中菩薩之輩。聞我名已。若不證得離生。獲陀羅尼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周□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量諸佛國中。所有女人。聞我名已。得清淨信。發菩提心。猒患女身。若於來世。不捨女人身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佛剎菩薩之眾。聞我名已。得離生法。若不修行殊勝梵行。乃至到於大菩提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周□十方。無有等量諸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五體投地。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若諸天人不禮敬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眾生。所須衣服。隨念即至。如佛命善來比丘法服自然在體。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諸眾生類。才生我國中。若不皆獲資具。心淨安樂。如得漏盡諸比丘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國中群生。隨心欲見諸佛淨國殊勝壯嚴。於寶樹間。悉皆出現。猶如明鏡。見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余佛剎中。所有眾生。聞我名已。乃至菩提。諸根有闕。德用非廣者。不取菩提。

若我成佛。余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若不皆善分別勝三摩地。名字語言。菩薩住彼三摩地中。於一剎那言說之頃。不能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義無等諸佛。又不現證六三摩地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余佛土中。有諸菩薩。聞我名已。壽終之後。若不得生豪貴家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余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若不應時修菩薩行。清淨嘆喜。得平等住。具諸善根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他方菩薩。聞我名已。皆得平等三摩地門。住是定中。常供無量無等諸佛。乃至菩提終不退轉。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若我證得無上菩提。余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退轉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余佛國中。所有菩薩。若聞我名。應時不獲一二三忍。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菩提。

願文結構

正說之文,於中合有四十八願。義要唯三,文別有七。義要三者,一攝法身願,二攝淨土願,三攝眾生願。四十八中,十二,十三,及第十七,是攝法身。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是攝淨土。餘四十三,是攝眾生。文別七者,初十一願,為攝眾生。次有兩願,是其第二,為攝法身。次有三願,是其第三,重攝眾生。次有一願,是其第四,重攝法身。次有十三,是其第五,為攝眾生。次有兩願,是其第六,為攝淨土。下有十六,是其第七,重攝眾生。

就初段中,初有兩願,願生無苦。後之九願,願生得樂。無苦中,初一願其自國無苦。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不取正覺。不取正覺者,諸願不滿,終不成佛。假設所願不滿得成,誓終不取。是故說言,設我得佛,國有地獄畜生餓鬼,不取正覺。余亦如是。言地獄者,地下牢獄,是其苦處,故云地獄。言餓鬼者,饑渴名餓,恐怯多畏,故名為鬼。言畜生者,此乃從生畜養為名。一切世人,或為啖食,或為驅使,畜養此生,故云畜生。後之一願,願己國中有眾生命終,不向他國受苦。此之兩願,願生無苦。後九願生得樂之中,初之兩願,願生身樂。後之七願,願生心樂。心中五通各別為一,漏盡分二,故有七願。

第二段中,明攝法身,文相易知。

第三段中,明攝眾生,文相易知。

第四段中,明攝法身,文相易知。

第五段中,初三願,攝他國眾生。次一願,攝自國眾生。次一還攝他國眾生。後八還攝自國眾生。

第六段中,明攝淨土,文顯可知。

第七段中,初五攝取他國眾生。次三攝取自國眾生。次五還攝他國眾生,次一還攝自國眾生。後二復攝他國眾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