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偉大

四個偉大

“四個偉大”是習近平總書記於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治國理政方針理論。

基本信息

提出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個偉大內在聯繫的闡述 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個偉大內在聯繫的闡述

2017年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我們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要在新的偉大鬥爭中贏得勝利,就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鬥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習近平還指出,增強憂患意識是統籌推進“四個偉大”的必然要求。

理論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中,把“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放在一起加以強調,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實踐表明,這“四個偉大”已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貫穿於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之中。

“進行偉大鬥爭”明確宣示了我們“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治國理政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就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帶領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敢於鬥爭的精神狀態,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攻堅克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

近代以來,面對“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歷艱苦卓絕的偉大鬥爭,終於實現了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初步實現了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目標。今天,經過革命、建設和改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但是,實現中國夢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接近目標,面臨的風險就越大,遇到的問題就越複雜。當前,我國發展既面臨大量的新情況新問題,同時又面臨長期努力解決但還沒有解決好的老問題,這些問題疊加交織在一起,成為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現實羈絆。

這就要求我們發揚鬥爭精神,通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來開拓邁向理想境界的前行道路。通過進行偉大鬥爭,領導人民為創造美好未來而攻堅克難,披荊斬棘,爬坡過坎,推動中國由大國走向強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60多年的實踐證明,我們黨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同時,這場考試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今天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這場考試的繼續。”

“建設偉大工程”明確宣示了我們“以什麼樣的主體力量”治國理政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團結帶領人民來完成。歷史一再證明,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最怕的就是一盤散沙、四分五裂。而能夠把中國各地區、各民族十幾億人的力量凝聚起來,除了中國共產黨,沒有任何一個政治組織具有這樣的條件和能力。96年來的實踐證明,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風險、危機和艱難險阻,我們黨都能帶領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必須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打鐵還要自身硬”,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實踐使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管黨治黨不僅關係黨的前途命運,而且關係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大的氣力抓緊抓好。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各種社會矛盾逐漸顯露。這些新情況,尤其是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使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考驗,黨的建設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繁重。全黨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經受“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承擔著帶領廣大人民民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面臨的挑戰很嚴峻,責任很重大,使命很光榮,需要自身更加堅強有力,必須全面從嚴治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著力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著力增強抵禦風險和拒腐防變能力,不斷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要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乾在一起,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思想建黨為首”“制度治黨為要”“作風管黨為嚴”“反腐淨黨為重”為特徵的黨建新工程的實施及其顯著成效,獲得人民的高度讚揚。但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決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樂觀。

“推進偉大事業”明確宣示了我們治國理政要“舉什麼旗,走什麼路”

無論搞革命、搞建設、搞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我們之所以能夠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發展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現在,最關鍵的是堅定不移走這條道路、與時俱進拓展這條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不僅使我們國家快速發展起來,使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來,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而且使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上,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並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開發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事實雄辯地證明,要發展中國、穩定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我們要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牢牢把握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質上是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我們的基本態度是:既不丟老祖宗,又別開生面;不是僵化教條地“照著講”,也不是另起爐灶地“另外講”,更不是改旗易幟地“反著講”,而是繼承發展地“接著講”“接著乾”。

“實現偉大夢想”明確宣示了我們“朝著什麼樣的目標”治國理政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既承擔著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又承擔著當代中國的使命,也承擔著未來中國發展走向的使命。中國夢的孕育昭示近代中國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兩大歷史任務作出的不懈努力。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代以來,我們的民族歷經磨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抗爭,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團結帶領人民前仆後繼、頑強奮鬥,把貧窮落後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一定要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奮鬥,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共同構成了實現偉大夢想總目標的戰略支撐。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歸根結底就是要實現偉大夢想。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需要攻堅克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這樣的精神狀態和銳利武器以提供強大動力,也需要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打造堅強領導主體力量以提供組織保證,還需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以確保改革和發展的正確方向和道路。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共同托起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夢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們要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讓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們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2020年後,我們還要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重大意義

1.“四個偉大”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根本總結

2.“四個偉大”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

3.“四個偉大”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進理論創新的實踐基礎

4.“四個偉大”是制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行動綱領的基本遵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