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乙醯乙二胺

四乙醯乙二胺

分子式:C10H16O4N2 分子量:228 外觀:淡黃色或彩色顆粒 氣味:輕微醋酸味 堆積密度:0.5~0.8g/m³ 水溶性:微溶 pH值(3%溶液):5 熔點:149~154℃ 沸點:140℃(1.5002mmHg) 密度:0.9 閃點:140℃

用途

洗滌行業

作過氧化物活化劑,提高過氧化物在低溫水中的洗滌功效和消毒、殺菌功能。

漂白劑是洗滌劑中一種重要的助劑,主要有含氧漂白劑和含氯漂白劑兩大類。在眾多的洗滌用品中,由於漂白洗滌劑對織物具有增白、增艷、消毒、滅菌及去垢能力高等效果,因此,自70年代漂白洗滌劑一問世,就受到人們的廣為青睞。歐洲市場90%以上的洗滌劑中均加有含氧漂白劑,美國市場上這種含氧漂白洗滌劑的銷售量,也以20% ~25%的年增長率在上升。

在漂白劑中,含氧漂白劑特別是過氧化物漂白劑比傳統含氯漂白劑更有發展前途。因含氧漂白劑無毒性,不具有氯味,而且適用於所有纖維和有色織物,並與各種表面活性劑和酶都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等一系列優點,因而更受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含氧漂白劑使用最多的是過硼酸鈉 (SPB),約占使用總數的75%。由於過硼酸鈉穩定性高,只有在使用溫度超過70qC以上釋放初生態氧時,才能有效地發揮其漂白效果,而大量合成纖維及毛織物不能適應這種溫度。這就需要開發研製出能促使其在低溫下發揮漂白效力的活化劑。

四乙醯乙二胺(TAED)正是能夠適應這種要求的漂白活化劑,它具有優越的低溫漂白性能,良好的環保性能和適宜的價格,TAED/過硼酸鈉系統已成為歐洲標準的漂白活化劑系統,歐洲所使用的漂白洗滌劑中,75% ~80% 採用TAED/過硼酸鈉系統。有研究表明:在洗滌劑配方中,當四乙醯乙二胺的含量達到1.5% ~5.0%時,就能使過硼酸鈉在常溫下發揮其漂白效力。

TAED是一種白色或淡黃色晶體,其結構式如圖所示,熔點149~151 ℃。

紡織印染

雙氧水/TAED組合的漂白體系是近套用於紡織品漂白的一種新方法。它不僅可以降低漂白溫度,能在低溫下獲得良好的漂白效果,而且可在近中性條件下進行漂白,所以能對纖維素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十二五”以來,國家對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作為水電能耗大戶,紡織印染行業一直處在國家嚴密監控之中。雙氧水/TAED的漂白體系能有效降低工廠的能耗,節約時間,降低成本,並減輕工廠承擔的環保壓力和社會壓力。

生產方法

TAED的合成有兩種方法:兩步法和一步法。其原理都是採用無水乙二胺為主要原料與醯胺化試劑(如羧酸、醯氯、酸酐、羧酸酯、烯酮及三聚氯氰等)進行反應製得TAED。一般國外使用雙塔或雙柱反應器,設備投資比較大。反應時間比較長(8---9小時,產品收率比較低(小於75%)成本比較高(約3萬/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