噞喁

噞喁,(1).魚口開合貌;(2).借指魚。

yǎn yóng ㄧㄢˇ ㄩㄥˊ
(1).魚口開合貌。《文選·左思》:“葺鱗鏤甲詭類舛錯,泝洄順流,噞喁沉浮。” 劉逵 註:“噞喁,魚在水中群出動口貌。” 唐 劉禹錫 《武陵書懷五十韻》:“禽驚格磔起,魚戲噞喁繁。” 宋 王禹偁 《續戒火文》:“社鳥鳴以啁唧,池魚涸而噞喁。” 清 王士禛 《居易續談》:“置之盆池,游泳噞喁,粲若錦綺。”
(2).借指魚。 唐 元稹 《度門寺》詩:“畫井垂枯朽,穿池救噞喁。” 宋 梅堯臣 《重送曾子固》詩:“誰知天上爭騰躍,偶落池中雜噞喁。” 宋 陸游 《舟中作》詩:“斷岸飲觳觫,清波跳噞喁。”
(3).比喻開口交談。 宋 黃庭堅 《阻風銅陵》詩:“言語竟不通,噞喁亦何益!”
(4).比喻求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