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琴

嘴琴

“嘴琴”是伴舞的高山族泰雅群體。

(圖)嘴琴
“嘴琴”伴舞的高山族泰雅群體
人口約7.5萬人的高山族泰雅群體,主要分布在台灣埔里以北、中央山脈東西兩側海拔800―5000公尺處。

簡介

據人類學家考證,泰雅群體的祖先可能是很早來自馬來群島的印度尼西亞族土著與台灣當地土著融合的後裔。 泰雅群體共有7種不同的男女服飾。男子戴帽,並以貝珠穿織成衣作為禮服;女子包頭巾,所著的短上衣為長袖、對襟,長度僅披胸背,下身穿單式裙。所用綁腿、紅色斜紋圍腰和衣料,均由家紡白底褐色條紋或混紅黃色彩的麻紗製作。泰雅群體男女在頭、頸、臂、腕、指、腳等部,均佩戴豹、山豬、鹿等動物牙齒、尾巴、虎頭蜂頭、螺殼、菖蒲草根以及人牙、黃銅小鈴等物。以顯示本民族的狩獵本領,同時也是崇拜萬物有靈的表現。 泰雅群體的歌舞形式為《祭舞》與《酒舞》兩類。在舉行隆重的“播種祭”和神節慶典時,能歌善舞的泰雅男女,在兼有領唱、合唱歌曲伴唱下,男女共舞。舞步從莊嚴的漫步逐漸發展到輕快、歡騰,以模擬動作為主,表現其民族在祭祀、收穫、漁獵方面的情景。另一類,是在當地稱為“猶太琴”――口弦類“嘴琴”伴奏下的民間自娛舞蹈 。舞蹈動作多以左右搖擺上身,伴以頓足、招手、搖臀和相互調笑的誇張即興動作為主,具有特殊的風格與韻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