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遍百果能成仙

嘗遍百果能成仙最早在《黃帝內經》提出,多吃水果可以預防和治療癌症達到“嘗遍百果能成仙”的效果。

俗話說:“嘗遍百果能成仙。”的確如此。科學合理地吃些果品,對調節、改善人體代謝機能,預防各種疾病,增進身體健康,確實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提出的膳食構成學說中,就有“五果為助”這一重要內容。所謂“五果為助”,即食物不足之處可由果品補助之。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共收入127種果品,並說果品“豐儉可以濟時,疾苦可以備藥。輔助粒食,以養民生”。可我國古代人民已經對果品的保健作用有了較為充分的認識。
水果是供給人體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它的維生素含量比糧食多幾倍到幾十倍,尤其是水果中的維生素C,是其他食品比不上的。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多吃水果可以預防和治療癌症,這是水果中含維生素C的纖維素較多的緣故。維生素C能增強細胞中間質,是阻止癌細胞生長的第一道屏障,而纖維素能刺激腸道蠕動,使腸內積存的有害物質儘快排出來。此外,維生素C還參與多種代謝活動,並有增強機體抗病力及解毒的作用。維生素C功能的多樣化和重要性是無可懷疑的。
水果中還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又稱維生素A原,被人體吸收後可轉化成維生素A。柑橘、枇杷、山楂、杏等水果中都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柑橘類水果含維生素B1較多,能預防腳氣並末梢神經炎。香蕉、荔枝含維生素B2較多,能預防口角炎、口腔潰瘍。葡萄中含維生素B12較多,能預防惡性貧血。桃和荔枝中含尼克酸較多,能預防癩皮玻
水果中還含有一定的蛋白質、脂肪和糖。像山楂、酸梨一類只酸不甜的水果,也含有不少糖分,只因為這類水果還同時含有機酸,甜味被沖淡。有機酸有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等,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可增強食慾,幫助消化。
我國歷代中醫和人民民眾用瓜果治病的故事也是屢見不鮮的。
相傳唐魏徵的母親久咳不愈,她又不肯吃藥。魏徵情急生智,按民間驗方,將上饒早梨熬成膏,其母服數次即愈。
清代慈禧食栗子,御膳房用上等栗子,精細加工,配上冰糖,蒸成栗子面小窩頭,供她享用。慈禧一生體健,皮膚潤澤,有人認為,常吃栗子是她的訣竅之一。
我國幅員遼闊,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自然條件優越,瓜果栽培遍及各地,品種資源非常豐富,全國擁有6000多個瓜果的種類,1100多個系目。如果把不同種類瓜果的各個品種都計算在一起,數日就更可觀了。據統計,我國各類乾鮮果品的品種目前已達一萬個,年產5000萬噸以上。
南北各地,名果薈萃。大連黃桃、天津鴨梨、煙臺蘋果、廣東荔枝、海南鳳梨、福建龍眼、天寶香蕉、無錫水蜜桃、溫州蜜柑、肥城佛桃臨潼石榴盤山柿子良鄉栗子、黃岩蜜橘、吐魯番葡萄、新疆哈密瓜、蘭州白蘭瓜……願君家中瓜果四季飄香,每天都能把瓜果品嘗。
李盛仙
生活時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