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隆拉山

嘎隆拉山

嘎隆拉雪山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墨脫縣,海拔4200米的處在喜馬拉雅山脈的迎風坡,受印度洋暖氣候的影響,氣候多變,令人生畏,加上地質構造複雜,活動劇烈頻繁,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雪崩、滑坡、土石流。因此,嘎隆拉雪山被當地人稱為神山。

簡介

嘎隆拉山,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墨脫縣。平均海拔4800米,是駕車進入墨脫的必經高山。其地勢陡峭,地形複雜,山頂常年積雪平均厚5米至6米,每年6-9月積雪溶化後,行人方能通過。其餘時間道路積雪,路徑不辨、深淺難測,不能通行,完全封山。時至今日,墨脫仍被外界稱作“高原孤島”。

西藏嘎隆拉山西藏嘎隆拉山

嘎隆拉山處在喜馬拉雅山脈的迎風坡,受印度洋暖氣候的影響,氣候多變,令人生畏,加上地質構造複雜,活動劇烈頻繁,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雪崩、滑坡、土石流,被當地人稱為神山。山頂常年被冰雪覆蓋,山上孕育著數條冰川,冰川融水最終匯入雅魯藏布江的支流。山頂上有冰雪融化形成的冰湖,也有高山草甸,山上野花艷麗奪目,具備典型的現代冰川地貌。

交通

海拔4200多米的嘎隆拉山埡口可以往來於波密與墨脫之間,盤山公路就修在海拔3600米至4200米這一段高度上,山路蜿蜒,大部分開鑿在懸崖峭壁間,更有飛瀑流泉從路上橫衝直撞,路毀人亡的情況偶有發生。行走其間,驚險萬分。

2009年4月始,全長3.3公里的嘎隆拉隧道正式開工,其峻工之日,沿危險山路翻山也將成為歷史。往後每年開山季節能夠看到這些壯美景觀的人也將大大減少。

雪崩

2011年3月23日,林芝地區波密縣境內公路嘎隆拉山17K至18K路段發生雪崩,造成100多名在現場施工工人和民眾被困。過全力緊張有序的救援,3月26日,因嘎隆拉雪崩被困所有民眾已撤離到安全地帶。據了解,雪崩還造成10餘名民眾失蹤。目前,搜救工作仍在全力進行中。

3月24日,林芝地區波密縣境內公路嘎隆拉山17K至18K路段發生雪崩,造成100多名在現場施工的民工和民眾被困。災害發生後,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正在山南地區洛扎縣和錯美縣考察調研工作的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當即作出重要批示一定要高度重視,爭分奪秒,千方百計,全力以赴營救被困人員,確保民眾生命安全。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白瑪赤林也對救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武警部隊官兵,林芝地委、行署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迅速組織力量進行現場救援。3月25日,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吳英傑主持召開自治區人民政府緊急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雪崩災害救援工作,並前往西藏交通應急通信指揮中心指揮救援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