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德村

嘎德村

嘎德村隸屬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銅都鎮,地處銅都鎮北邊,距銅都鎮政府所在地40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區40公里。東鄰大海,南鄰箐口,西鄰大寨,北鄰魯嘎箐。有9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東川區銅都鎮,地處銅都鎮北邊,距銅都鎮政府所在地40.00 公里,到鄉(鎮)道路為 土路,交通方便,距市、區40公里。東鄰大海,南鄰箐口,西鄰大寨,北鄰魯嘎箐。有2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350 戶,有鄉村人口1304 人,其中農業人口 1300 人,勞動力 103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28 人。

全村國土面積 15.50 平方公里,海拔 2,200.00 米,年平均氣溫 11.30 ℃,年降水量 1,200.00 毫米,適合種植 核桃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982.00 畝,人均耕地 0.8 畝,林地 11,704.50 畝。今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426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養殖、外出勞務為主。

嘎德村村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82.00 畝(其中:田25.00 畝,地 957.00 畝),人均耕地 0.76 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 11,704.5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4.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13 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0.00 畝,其中養殖面積 0.00 畝;草地 5,000.00 畝;荒山荒地 5,163.50 畝,其他面積 400.00 畝。有 等資源。

嘎德村水資源
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 350 戶通自來水,。有350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3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100%和3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44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98%)。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4.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5.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機車4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8.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0畝。

到今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230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 戶;建有小水窖 52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03 戶。全村有 6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6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6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石板房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0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4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334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嘎德村自來水

農村經濟

該村今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0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69.4 萬元,占總收入的 23.1 %;畜牧業收入 6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20 % ,第二、三產業收入 148.6萬元,占總收入的 49.5%;工資性收入 3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426元,農民收入以 種養殖、外出勞務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32.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70 人,在省內務工 46 人,到省外務工 24人。

嘎德村種植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種養殖 (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 縣內。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350 戶,共鄉村人口 1304人,其中男性 662人,女性 642人。其中農業人口 1300 人,勞動力103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 彝族193人, 苗族 3人。到今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161 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2 %;享受低保 191 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11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30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7 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 300 平方米,擁有教師4 人,在校學生140 人,距離鎮中學35.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6 人,其中小學生140 人,中學生46 人。

嘎德村學校

村務公開

該村到今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350 份,無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8,000.00 元,一事一議籌勞 740.00 元(勞均 1 元)。有固定資產 32.00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 b (自行管理,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 方式公開項目。

基層組織

該村下設6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8 人,少數民族黨員 3 人,其中男黨員25 人、女黨員 3 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 9 個村民小組。

該村共有團員28 人。

人文地理

在銅都鎮人民政府駐地東北方27公里。駐地中殿,以駐地得名。清朝年間,河南少林寺僧人道高和尚出師後雲遊名勝山川,到時此,見牯牛寨山峻峭高聳,雲霧繚繞,每晴日朗,蒼翠欲滴,氣勢雄偉,峰下,森林密布,古木參天,山形似盤坐的彌佛,起名碧雲山,於康熙43年(1704年)在碧雲山原阿戛村修建寺廟,稱大殿。後因地勢較高,潮濕,廟壁常垮而遷到這裡重建寺廟,得名中殿。後又因當地人造反,僧人離去後廟宇廢棄。康熙58年(1719年),僧人返回又在中殿下的馬鬃嶺建祝國寺。清屬東川府集義鄉,民國屬會澤縣集義鎮碧谷鄉。1952年屬會澤縣新村區,設中甸鄉,1956年屬東川礦區碧谷鄉。1958年屬東川市,1959年屬碧穀人民公社,1962年分設中甸人民公社,1965年屬碧穀人民公社,設中甸大隊。1984年5月改為中甸鄉,屬碧谷區公所,同年9月正名為中殿。1988年1月改設村公所,屬碧谷鎮。2005年6月鄉鎮合併,屬銅都鎮。

嘎德村風景

新農村建設

今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生活條件惡劣,經濟欠發達,文化衛生落後,債權債務需化解,基礎設施差等。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要求退耕100畝,種花椒50畝,種藥材50畝,發展養豬100頭,養羊300隻。

嘎德村養殖
嘎德村種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