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恚心

語出:明劉元卿《賢奕編·仙釋》:“文公怒形於色,師笑曰:‘發此嗔恚心,便是黑風吹舩,飄入鬼國也。’”

嗔恚心
拼音: chēn huì xīn
解釋: 1.猶嗔心

嗔恚心(術語)六蔽心之一。見六蔽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語出:明劉元卿《賢奕編·仙釋》:“文公怒形於色,師笑曰:‘發此嗔恚心,便是黑風吹舩,飄入鬼國也。’”
◎嗔chēn
〈動〉
(1)(形聲。從口,真聲。本義:發怒;生氣)
(2)同本義。也作“謓”[getangry]
謓,恚也。——《說文》
(3)字亦作嗔。又如:嗔怒(生氣;發怒);嗔怪(生氣怪罪)
(4)責怪;埋怨[blame;complain]。如:嗔道(怪道;怪不得);嗔色(不滿的臉色)
(5)用同“謓”。睜大眼睛[stareangrily]。如:嗔目
◎恚huì
〈形〉
(1)(形聲。從心,圭聲。本義:怨恨,憤怒)同本義[anger]
恚,恨也。——《說文》
恚,怒也。——《廣雅·釋詁二》
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終身之名。——《戰國策·齊策三》
恚目。——《管子·地員》
恚而語女曰。——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懋卿恚甚。——《明史》
承疇大恚。——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2)又如:恚礙(憤怒牴觸);恚忌(憤怒嫉忌);恚忿(憤怒);恚責(憤怒斥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