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乳腺增生症

單純性乳腺增生症

單純性乳腺上皮增生症(simple epithelial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是乳腺結構不良症的早期病變。1922年Bloodgood首先描述,1928年Semb注意到此病表現為乳房疼痛並有腫塊,稱為單純性腺纖維瘤病。1931年Beatle稱之為乳腺單純性脫皮性上皮增生症;1948年Gescnickter稱之為乳痛症(mastodynia)。一直沿用至今。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單純性乳腺增生症單純性乳腺增生

乳痛症為育齡婦女常見病,可發生於青春期後至絕經期前的任何年齡組,尤其以未婚女性或已婚未育,或已育未哺乳的性功能旺盛的女性為多見。該病的發病高峰年齡為30~40歲。在臨床上50%女性有乳腺增生症的表現,在組織學上則有90%女性可見乳腺結構不良的表現。

病因

該病的發生髮展與卵巢內分泌狀態密切相關大量資料表明,當卵巢內分泌失調,雌激素分泌過多,而孕酮相對減少時,不僅刺激乳腺實質增生而且使末梢導管上皮呈不規則增生引起導管擴張和囊腫形成,也因失去孕酮對雌激素的抑制影響而導致間質結締組織過度增生與膠原化及淋巴細胞浸潤。

發病機制

單純性乳腺上皮增生症的病理特點是:
1、大體形態:乳腺增生的病變區質地堅韌,無包膜,與正常組織界限不清,切面呈灰白色小顆粒狀外觀。
2、組織學形態:鏡下見末端乳管和腺泡上皮增生並脫落,使得乳管膨脹而脹痛;引起乳腺導管擴張而形成小囊腫;乳腺小葉內纖維組織增生,小葉間互相融合;小葉間質有淋巴細胞浸潤。

臨床表現

單純性乳腺增生症 圖1單純性乳腺增生症 圖1

主要表現為乳房脹痛、乳房腫塊,並有明顯的周期性和自限性特點:
1、乳房脹痛:即月經來潮前3~4天開始出現乳腺間歇性脹痛經後銳減,呈周期性。疼痛可為瀰漫性鈍痛,或為局限性刺痛。一般僅累及一側乳房,也可同時累及兩側,而以一側為重疼痛大多僅限於乳房的某一部分,約50%位於外上部,20%位於中上部,痛處有壓痛。疼痛有時很劇烈,並放射到肩胛部腋部,隨情緒波動,或勞累陰雨天氣等而加重。患者大多數月經期短,且量稀少情緒穩定或心情舒暢時,症狀可減輕,隨喜怒而消長疼痛發作時對外界刺激很敏感如衣服摩擦,走路稍快或上肢活動稍猛均可加重乳腺疼痛。
2、乳內腫塊:常雙側乳腺對稱發生,可分散於整個乳腺內亦可局限於乳腺的一部分,尤以雙乳外上象限多見。觸診呈結節狀,大小不一質地不硬和周圍組織界限不清,可推動。腫塊大小隨月經變化,經前變大、變硬,經後縮小、變軟。部分病人伴有乳頭溢液。
3、疾病的自限性和重複性:該病可不治自愈。尤其結婚後妊娠及哺乳時症狀自行消失,但時有反覆;絕經後能自愈。

診斷

有下列臨床特點應考慮本病的診斷。
1、育齡期女性與月經相關的一側或雙側乳房周期性疼痛及腫塊;
2、查體可觸及顆粒狀小腫物,質地不硬;
3、疾病發展過程中具自限性和反覆性的特點。

鑑別診斷

該病應與下列疾病鑑別。
1.乳腺癌 有些乳腺癌可有類似增生症的表現,但乳腺癌的腫塊多為單側,腫塊固定不變,且有生長趨勢。在月經周期變化中可表現增大而無縮小趨勢針吸即可明確診斷。
2.乳腺脂肪壞死 該病好發於外傷後體質較肥胖的婦女。其腫塊較表淺未深入乳腺實質,腫塊不隨月經周期變化針吸細胞學檢查和組織活檢可明確診斷。

檢查

實驗室檢查:

針吸細胞學檢查,即將細針穿入腫塊內吸取少許組織做塗片檢查。可見細胞稀疏除有少許淋巴細胞外,尚可見分化良好的腺上皮細胞及纖維細胞。

其它輔助檢查:

1.鉬靶X攝影 可見瀰漫散在的直徑>1cm、數目不定、邊界不清的腫塊影。如果密度均勻增高失去正常結構不見銳利邊緣說明病變廣泛(圖1)。

2.紅外線透照 雙側乳腺出現蟲蝕樣或霧狀的灰色陰影,淺靜脈模糊。

相關檢查:

淋巴細胞

治療

該病有一定的自限性,屬於生理性變化範疇,可以在結婚生育、哺乳後症狀明顯改善或消失。因此向病人作好解釋,消除恐懼,可不治自愈。若疼痛劇烈者,可酌情給予小劑量鎮靜藥或考慮用藥物治療。

1.中醫治療

中國多採用此法。按疏肝理氣止痛原則給予中成藥如乳癖消片、乳結消顆粒、乳康片等治療,或給予以下方藥煎服。
柴胡9g、當歸12g、白芍12g、制香附9g、青陳皮(各)6g、茯苓12g、制半夏9g、全瓜蔞12g炙乳沒藥(各)4.5g、生甘草3g。
大便溏去全瓜蔞加白朮12g,乳房痛甚加金鈴子9g延胡9g月經量少加益母草15g,經前痛甚加桃仁12g、澤蘭9g。
還可採用中藥乳罩及乳結消貼膏外用。

2.碘製劑治療

碘劑作用於垂體前葉,可使其產生黃體素,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緩解其對乳腺的刺激作用,恢復卵巢正常功能減緩乳腺增生,改善患者乳痛症狀用法:5%碘化鉀10ml,3次/d,口服此治療時間不宜太長,以免造成體內激素紊亂,還可影響甲狀腺功能。

3.激素治療

(1)達那唑:又名炔睪醇,為17d-乙炔睪醇的衍生物,可作用於丘腦下部垂體及卵巢,抑制卵巢功能減少促卵激素(FSH)和促黃體素(LH)的分泌,並能降低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每次200~300mg,口服,2~3次/d。1個月後減量為每天100mg,治療2個月有效者可繼續減量為隔天100mg或僅在黃體期內用藥。不良反應有體重增加、痤瘡、多毛和月經失調等。
(2)他莫昔芬(三苯氧胺):為合成雌激素受體拮抗藥,競爭性地與雌激素受體結合,阻斷過高含量的雌激素對乳腺增生作用可按周期給藥,在月經後2~5天開始口服 他莫昔芬,每次10mg2次/d。共用藥15~20天侯孝雲等採用小劑量他莫昔芬治療乳腺增生症,月經後第4天至行經前1天,每天10mg,1次口服,連續服用4個月為1個療程。結果總有效率為97.8%。 他莫昔芬的不良反應是月經紊亂、白帶異常,並可能提高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且療程結束後部分患者乳腺疼痛和結節復發。因此對適應證的選擇、劑量和療程,應進一步研究。
(3)溴隱亭:近年來研究認為乳腺增生症的病因與血清內泌乳素增多有密切關係。溴隱亭是一種血清泌乳素的抑制劑它是多巴胺受體的長效激活劑,通過它作用於垂體泌乳細胞多巴胺受體,釋放多巴胺來抑制泌乳細胞合成及釋放泌乳素。用法:採用周期給藥即月經來潮的第11~13天,每天服溴隱亭1.25mg,自第14天至下次月經來潮時服用1.25mg,2次/d用藥時間一般不超過6個月。本藥的不良反應有噁心、頭暈等症狀,還有降低血壓的作用,應引起注意。
(4)已烯雌粉:第1個月經間期,每周口服2次,每次1mg,連服3周;第2個月經間期,每周給藥1次,每次1mg;第3個月經間期僅給藥1次,1mg
(5)黃體酮:月經前兩周每周2次每次5mg,總量20~40mg。
(6)睪酮:月經後10天開始用藥,每天5~15mg,月經來潮時停藥,每個月經周期不得超過100mg。

預後

該病有自限性,於結婚、生育、哺乳後症狀自然改善或消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