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鈣軸果蕨

喜鈣軸果蕨

蹄蓋蕨科軸果蕨屬,根狀莖、直立,陸生中型植物。分布於中國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等地多縣市。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植物分類學報》,《中國植物志》

植物概況

植物形態

根狀莖直立,直徑達4厘米;葉簇生。能育葉長可達2米。

葉子形態

喜鈣軸果蕨喜鈣軸果蕨

葉柄長達1米,基部黃褐色,直徑達1厘米,密被黃褐色披針形鱗片,上部禾稈色,光滑;葉片與葉柄近等長,三角形,先端長漸尖,下部二至三回羽狀;羽片可達25對,有柄,基部兩對最大,長達50厘米,寬達15厘米,闊披針形,先端長漸尖,並有羽裂狀尾頭,柄長達3厘米,一回羽狀一小羽片二回羽裂或基部二回羽狀;一回小羽片達20對,互生,平展,上先出,長達8厘米,寬達2.5厘米,闊披針形,先端漸尖,具長尾頭,兩側對稱,或基部略不對稱,柄長達5毫米,一回羽狀全裂,淺羽裂的裂片以狹翅相連,或基部一回羽狀;小羽片的裂片達8對,卵形或長方形,長約1厘米,寬約7毫米,圓鈍頭,基部不對稱,上側較寬,下側楔形,淺羽裂,下部羽片的小羽片基部有時有1對形同裂片的無柄二回小羽片;二回裂片5對以下,彼此密接,斜向上,截頭或圓鈍頭,基部上側一片稍大。

葉脈在裂片上羽狀,側脈5對以下,在基部上側的二回裂片上常為羽狀,有小脈2對,其餘的分叉或單一。葉乾後草質,綠色,下面色較淺,葉軸和葉柄基部以上同色,光滑。

孢子形態

孢子囊群與囊群蓋略呈新月形,生於小脈下部,緊靠二回小羽片或裂片主脈兩側,極斜向上,在裂片或二回小羽片上可達5對,囊群蓋成熟時淺褐色。孢子周壁表面具不規則疣狀突起。

分布地帶

分布於四川省(峨眉山)、貴州省(安順市、荔波縣)、雲南省(路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馬關縣)。

喜鈣軸果蕨喜鈣軸果蕨

生活環境

生於石灰岩地區灌叢中鈣質土壤上,海拔650-1750米,常見。

植物之蹄蓋蕨科(四)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