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柏林圍牆:二十世紀德國情治單位絕密行動

第五章一仆二主/167 第七章危機四伏/211 第十一章不確定的號角/301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7月1日)
叢書名: 絕密行動叢書
平裝: 331頁
開本: 16開
ISBN: 7506022117, 9787506022118
條形碼: 9787506022118
尺寸: 24 x 16.9 x 1.8 cm
重量: 458 g

作者簡介

高金虎,男,1966年生,江蘇靖江人,1983年入蘇州大學歷史系,歷史學碩士,軍事學博士長期從事戰爭史、情報史和國際問題的教學與研究工作,2003年獲軍隊科技進步成果獎。
著作:《外國情報史》;《反恐怖行動寫真錄》;《百年檔案系列》(圖文6卷本);《大失誤——20世紀重大情報戰之謎》;《杜勒斯傳奇——一個間諜大師的生命歷程》;《美國戰略情報與決策體制研究》。
主編:《頂級行動》(6卷本);《外國情報體制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對德國中央情報局的歷史進行了全面而詳盡的敘述。20世紀的德國兩次向世界霸權發起挑戰,謊報戰的激烈程度絲毫不遜於正面戰爭的廝殺。冷戰時期,地處東西方交鋒中間的地帶的德國,又上演了一幕幕喋血的傳奇。本書正是在對上述事件的描述中,將在國際情報界中的德國情治單位的特色展露在讀者面前,從中領悟其得與失,成與敗。
20世紀的德國兩次向世界霸權發起挑戰。日耳曼民族的勃勃雄心激起眾多勇士們投身諜報事業,謊報戰的激烈程度絲毫不遜於正面戰爭的廝殺。冷戰時期,地處東西方交鋒中間的地帶的德國,又上演了一幕幕喋血的傳奇。

媒體評論

書評
萊因哈德·蓋倫:難道你不認為叛國通敵決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嗎?埃德溫·西伯特:我認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你曉得,我們在閱讀你們司令部的密碼通訊。英國人從一開始就閱讀這些電報。密謀者由於許多事他們沒有去做而受到指責。我們利用密謀者來掩護“超級機密”。萊因哈德·蓋倫: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們就根本沒有取勝的希望。
——德國東線處處長蓋倫與盟軍將領埃德溫·西伯特的對話。

目錄

第一章 諜影憧憧/1
也許是因為倒霉地當了一次俘虜,卡納里斯開始了他的諜報生涯;二戰中德國海軍成功地擊沉英國海軍的王牌戰艦“皇家橡樹”號,韋林功不可沒;門德爾既與美國和英國做生意,也同日本和德國打交道。
第二章 黑手遮天/53
“你的榮譽便是你的忠誠”。希特勒的題詞道出了黨衛軍與德軍諜報局的根本區別。在希姆萊和海德里希的領導下,黨衛軍成了希特勒的御林軍。由此,黨衛軍保全局也吞併了德軍諜報局。
第三章 黑夜戰爭/105
空軍情報部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希特勒和戈林不相信他們的情報。空軍部長戈林有一次對一位空軍情報官說:“我一瞧你的圖表,就覺得上面只有敵人,德國力量根本就不存在!”蓋倫擔任東線外軍處處長後。德軍東線的軍事情報工作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第四章 諾曼第登入/137
千帆競秀,百舸爭流。1944年6月6
日,百萬大軍橫渡英吉利海峽。為了確保登入成功,盟軍策劃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欺騙行動,而德軍情治單位卻未能識破其中的騙局,在這場情報戰中一敗塗地。
第五章 一仆二主/167
1946年3月底,鮑恩的情治單位開始運轉,這是當代聯邦德國情治單位的真正開端;蓋倫開始向東方進軍,相繼在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和匈牙利,甚至在蘇聯,組織起一個又一個間諜網,隨時隨地為普拉赫的情治單位提供各種必需的情報。
第六章 硝煙散不盡/189
1945年5月之後的德國不僅是東德和西德間諜活動的中心,而且是東西方間諜活動的中心,東德的國家安全部和西德的聯邦情報局在這裡上演著激烈的東、西方間諜大戰。這是一場秘密的戰爭,戰爭的勝負,公眾是不知道的。
第七章 危機四伏/211
判決書里說,菲爾弗是德國法庭所審訊過的最危險和最明目張胆的叛國者,他幾乎把西德的整個情報系統全給毀了;國防部15年的軍政工作和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委員會擔任德國代表的經歷,使韋塞爾懂得:一個情治單位只有在被完全納入政府計畫和決策程式時才能正正噹噹地存在下去。
第八章 “烏鴉”的進攻/237
坐落在萊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成為聯邦德國首都以後,將近有3萬名女秘書在那裡工作,因此,波恩充滿了孤獨的女人:1987年8月21日,赫克被聯邦德國杜塞道夫高級法院以間諜罪判處8年徒刑,這位曾先後為5位總統服務過的金髮女郎走進了愛的死谷。
第九章 大澤龍蛇/263
他是東德國家安全部長、隱面人“沃爾夫”的傑作。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難民。一步步爬進了聯邦德國的總理府,成為總理的機要秘書。這艘來自東方的“潛水艇”,令西方人為之色變。
第十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281
貝格曼專程到東柏林接受一項任務:尋找勢力日益增大的盧默爾的一切薄弱點,相機行事,爭取把這位既有影響而又熟知西德國防事務、諜報工作的人物,拉向東方。
第十一章 不確定的號角/301
統一後的德國需要一個從冷戰走出來並接受新任務的情治單位。德國對沃爾夫的第二次審判是“政治報復”。其實,從民主德國最後兩任領導人昂納克和埃貢,克倫茨的命運中,就可以看出民主德國情報官員的命運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