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和鐵路

喀和鐵路在喀什車站與南疆鐵路接軌,經喀什、疏勒、阿克陶、英吉沙、莎車、澤普、葉城、皮山、墨玉、和田市等10個縣市,全程484.55公里,項目預計投資46.39億元。

 喀和鐵路在國家規劃鐵路網本屬於十二五規劃,國務院32號檔案下發以後,國家發改委、鐵道部等有關部門在自治區有關部門的配合下,把南疆喀什到和田的鐵路提前到了十一五規劃里。喀和鐵路的開工建設,必將對促進和田地區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概述

喀和鐵路線路圖喀和鐵路線路圖

總投資50.73億元的喀和鐵路自2008年12月開工以來,用短短一年多時間完成了路基和橋涵工程建設,一年零三個月完成鋪軌,創造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高速度。

當日18時17分,最後一排軌枕穩鋪在路基上。中鐵十五局喀和鐵路指揮長呂超介紹,鋪軌採用先進的大型鋪軌機,能將22噸重的44根水泥軌枕連同鋼軌一次就位,鋪軌平整,加固結實,鋼軌銜接與鋼釘連線緊密,鋪軌質量、速度又好又快。為早日建成喀和鐵路,鐵路建設者們曾創造了日鋪軌11.366公里的全國最高紀錄。

鋪軌結束同時,鐵路沿線火車站建設仍在加緊施工中。總投資6.5億元的喀什、疏勒、英吉沙、莎車、澤普、葉城、皮山、藏桂、224團、墨玉、和田市等11火車站齊頭並進,加快建設。

其中,和田火車站是喀和鐵路的重點工程,該車站站址距和田市區約3.5公里,目前站房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和田火車站站房整個建築立面為凸形,主體3層,自下而上分別為廣場層、站台層、高架層,兩側設有售票廳、貴賓廳,站房前面設有引橋一座,便於進站旅客直接進入候車大廳。投入使用後,近期預測旅客傳送量年達到45萬人次,預測2015年傳送量達到80萬噸、到達量達48萬噸。

喀和鐵路在喀什車站與南疆鐵路接軌,經喀什、疏勒、阿克陶、英吉沙、莎車、澤普、葉城、皮山、墨玉、和田市等10個縣市。根據規劃,喀和鐵路預計將於年底具備全線通車條件。

喀和鐵路在國家規劃鐵路網本屬於“十二五”規劃,國務院32號檔案下發後,國家發改委、鐵道部等有關部門在自治區有關部門的配合下,把喀和鐵路提前到了“十一五”規劃里。

屆時,喀和鐵路將會把和田地區出產的核桃、石榴、紅棗等特產運送到喀什,再由喀什運往烏魯木齊,進而運往全國,因此被稱為南疆經濟的“振興線”。在喀和鐵路建設中,專家們在耕地上設計了許多橋樑,以保護農田。另外,喀什至和田鐵路建成後,遠期將向南延伸至拉薩形成新藏鐵路

截至目前,喀和鐵路全線橋樑架設已完成681孔,剩餘39孔,完成鋪軌470.27公里,剩餘18公里,鋪架作業正在加班加點進行,爭取10月底鋪軌至和田站,預計今年年底全線具備通車條件。

主要標段

喀和鐵路S1標喀和鐵路S1第一標段

第一標段(S1):DK1443+000(既有喀什車站中心裡程)~DK127+000段線路長度128.933公里。
主要工程數量:改移道路14公里、跨線橋3座;路基土石方1042.13萬斷面方;特大橋1座1555.6延長米;大橋8座1753.59延長米;中橋37座2266.04延長米;小橋11座352.54延長米;箱型小橋40座2917.45延長米;涵洞454座7958.70延長米;圓涵152座2664.60橫延長米;蓋涵36座631.10橫延長米;框架涵266座4663延長米;渡槽3座180.6延長米;房屋19910m²;車站包括:喀什、疏勒、阿克陶、英吉沙、克孜勒。

第二標段(S2):DK127+000~DK319+000段線路長度190.295公里。
主要工程數量:改移道路18.873公里、跨線橋5座;路基土石方1412.38萬斷面方;大橋10座2331.39延長米;中橋40座2830.48延長米;小橋9座276.78延長米;箱型小橋28座2773.3延長米;涵洞674座11815.3延長米;圓涵225座3944.3橫延長米;蓋涵53座929.1橫延長米;框架涵396座6941.9延長米;房屋15175m²車站包括:馬牙克、托洛拉克、莎車、澤普、葉城、闊什。

第三標段(S3):DK319+000~DK498+800段線路長度168.927公里。
主要工程數量:改移道路12.086公里、跨線橋5座;路基土石方1046.95萬斷面方;特大橋1座624延長米;大橋9座2225.36延長米;中橋30座2418.04延長米;小橋19座504.98延長米;箱型小橋26座1989.20延長米;涵洞633座11096.50延長米;圓涵211座3698.80橫延長米;蓋涵50座876.50橫延長米;框架涵372座6521.20延長米;房屋24915m²;車站包括:皮山、藏桂、二二四團、墨玉、和田。

第四標段“三電”標(SD):全線(DK1443+000既有喀什車站中心裡程~DK498+800)
主要工程數量:通信線路524公里;信號連鎖道岔201組;電力架空線路593公里;電纜線路63.45公里。

第五標段鋪架標(SP):鋪架DK1443+000~DK498+800
主要工程數量:正線鋪60標準軌483.03公里;站線鋪軌51.033公里;道岔168組;鋪道床158.49萬立方米;制、架梁725孔;制存梁(枕)廠1處,鋪架基地等大臨設施。

計畫工期

新建鐵路喀什至和田線工程,計畫總工期30個月。
1、S1標段計畫2008年12月15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竣工。
2、S2標段計畫2008年12月15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竣工。
3、S3標段計畫2008年12月15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竣工。
4、SD標段計畫2009年7月1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竣工。
5、SP標段計畫2008年12月31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竣工。

設計理念

2010年11月6日下午,喀和鐵路接軌儀式在和田站舉行,標誌著喀和鐵路順利全線鋪通。和田市委常委、副市長周廣川,烏鐵局喀和鐵路建設指揮部黨委書記玉素甫•卡德爾,中鐵十五局集團喀和鐵路工程指揮部指揮長、黨委書記呂超,烏鐵局喀和鐵路監理公司S3標總監李繼東出席慶典儀式並為鐵路進行現場接軌。2010年11月6日下午,喀和鐵路接軌儀式在和田站舉行,標誌著喀和鐵路順利全線鋪通。和田市委常委、副市長周廣川,烏鐵局喀和鐵路建設指揮部黨委書記玉素甫•卡德爾,中鐵十五局集團喀和鐵路工程指揮部指揮長、黨委書記呂超,烏鐵局喀和鐵路監理公司S3標總監李繼東出席慶典儀式並為鐵路進行現場接軌。

喀和鐵路屬國家二級單線鐵路,設計理念創新,全線採用跨區間無縫線路。無縫線路的鋪設,主要是先將一根長軌放送到位,與另一根長軌現場焊接成單元軌,再按照設計鎖定軌溫進行鎖定焊接,這樣就形成了無縫線路。在鐵路鋪軌中採用這一設計,主要是為實現鐵路重載、高速運輸,而改善軌道結構的最佳措施。

鋼軌自由放置時,會因為“熱脹冷縮”而發生變化。為此,在以往的鐵路建設過程中,將多根鋼軌聯結成軌道,每隔一段距離的接頭之間就要留有軌縫,以防止鋼軌在熱脹冷縮時產生的溫度力破壞鋼軌。一般來說,鋼軌溫度每改變1℃,每根鋼軌就會承受1.645噸的壓力或拉力。

但是在無縫線路上這樣大的伸縮量是絕不允許的,設計人員在鐵路線上裝上扣件、絕緣接頭等結構,採用強大的線路阻力來鎖定軌道,限制了鋼軌的自由伸縮。無縫線路經鎖定後,夏天溫度升高時,鋼軌要伸長,但受到約束不能夠伸長,冬天溫度降低了,鋼軌要縮短,但受到約束也不能夠縮短拉力。

鋪設跨區間無縫線路由於取消或減少了緩衝區,不僅將提高軌道結構強度,還將最佳化行車條件,減少養護維修材料和勞力消耗,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目前,這一技術在烏精二線、精伊霍等多條新建鐵路中都有採用。

喀和鐵路還將運用先進的“CTC”調度集中控制系統,列車調度員在調度所遠程控制和監視管轄範圍內鐵路沿線的信號設備,指揮列車運行。據悉,通過這一系統,喀和鐵路全線就可以實現無客貨運業務的戈壁小站行車和調車作業無人化控制,提高列車運行正點率。

目前現狀

喀和鐵路創日鋪軌11.366公里全國新紀錄喀和鐵路創日鋪軌11.366公里全國新紀錄

2010年8月23日下午16時,從祖國南疆傳來喜訊:中國鐵建中鐵十五局集團六公司喀和鐵路創日鋪軌11.366公里全國新紀錄,打破該公司曾在南疆鐵路西延工程鋪架施工中創造的日鋪軌10.688公里的全國記錄,再次書寫鋪架新奇蹟。

奇蹟有我創造。這支敢打硬仗、立志創譽中外的鋪架勁旅,自2008年12月再次踏上茫茫戈壁以來,以“追求行業一流、滿足業主期望、建造精品工程,提供滿意服務”為質量方針,繼續發揚“不畏艱險、勇攀高峰、鐵道兵前無險阻”的精神,克服沿線氣候炎熱、風沙肆虐、乾旱缺水等困難,堅守“高標準、講科學、不懈怠建設喀和鐵路”的宗旨,於8月22日16時—8月23日16時完成24小時不間斷單線鋪軌11.366公里,刷新了日鋪軌全國新紀錄。

8月22日下午15時30分,喀和鐵路藏桂站前方DKDK383+385.36公里處,鋪軌機鼓舞人心的轟鳴,鞭炮齊鳴催人奮進的伴奏,創紀錄鋪軌會戰拉開大幕。鋪架隊員精神飽滿有序投入施工作業,各類機械設備、運輸列車按照指令合理有效流動,安全質量人員全程盯控,後勤部門全程保障。15時50分標有“中鐵十五局集團”幾個大字的DPK-32型鋪軌機鋪軌準備就緒。16時整,隨第一排軌排從鋪軌機大臂下緩緩移出,穩穩噹噹的落在路基上,喀和鐵路鋪架新記錄之戰悄然打響。

為了確保創紀錄施工會戰的圓滿成功,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薛學勇親臨一線指揮施工,組織鋪架項目部召開專題會議詳細安排部署,對軌排裝車、列車編組、工程運輸和鋪軌施工各道工序進行周密安排,細化到每一個環節,制定出多種應急方案。公司副總經理兼喀和項目經理呂超多次徒步查看線路,跟班作業,指揮協調,最佳化施工方案,確保創紀錄的成功。

軌排在向前延伸,新的記錄在向他們靠近。8月23日15時,已順利完成鋪軌10.95公里,已經超過了全國紀錄,但是在困難和挑戰面前,鋪架隊員仍爭分奪秒,以頑強的鬥志和毅力,信心百倍,幹勁十足,繼續奮戰,超越自我。

8月23日15時30分,建設指揮部領導、西南交大監理公司監理與和田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來到鋪軌現場,共同見證這一新記錄新奇蹟的誕生。沸騰的工地一片生機,熱火朝天。8月23日16時隨著鋪軌機將最後一排軌落地對位,整個工地歡聲一片,完成24小時不間斷單線鋪軌11.366公里,打破國內單線鋪軌新記錄。建設指揮部領導、監理趕上前來,與參戰員工握手祝賀,共同見證了新記錄這歷史性的時刻。

意義

全長487公里,投資總額達46.4億的新疆喀(什)-和(田)鐵路建設工程在中鐵十一、十二局等單位的建設下進展順利。該線路於2008年9月開工建設,途經疏勒、莎車、葉城、墨玉等10個城市,2011年2月建成通車後,將會使沿線300多萬人受惠。全長488.27公里,投資總額達46.4億的新疆喀(什)-和(田)鐵路建設工程在中鐵十一、十二局等單位的建設下進展順利。該線路於2008年9月開工建設,途經疏勒、莎車、葉城、墨玉等10個城市,2011年2月建成通車後,將會使沿線300多萬人受惠。

喀和鐵路全長488.27公里,總投資50.73億元,工程自2008年12月正式開工以來,建設者們風餐露宿,晝夜施工,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全部完成了路基和橋涵工程建設,特別是自去年8月1號鐵路開始鋪軌以來,先進的鋪軌機械能將22噸重的44根水泥軌枕一次就位,鋪軌質量速度又好又快,僅用了一年零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鋪軌任務,創造了鐵路建設史上的高速度。

喀和鐵路的接軌貫通,通車後,必將成為和田工農業產品出和、出疆、大進大出,深購遠銷的大通道,為和田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目前和田地區有7個縣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工作縣。造成和田地區貧困的既有歷史原因,也有自然社會因素。但地處偏遠、交通落後、信息閉塞、遠離大市場是造成和田地區落後的主要原因。

目前,和田的公路雖然已通達,但超長距離的運輸造成產品成本過高,嚴重製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田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既是邊境地區,又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地區。修建喀什至和田鐵路對於和田來說至關重要,對全區的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喀和鐵路的接軌貫通,通車後,必將成為和田工農業產品出和、出疆、大進大出,深購遠銷的大通道,為和田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喀和鐵路將會把和田地區出產的核桃、石榴、紅棗等特產運送到喀什,再由喀什運往烏魯木齊,進而運往全國,因此被稱為南疆經濟的“振興線”。在喀和鐵路建設中,專家們在耕地上設計了許多橋樑,以保護農田。另外,喀什至和田鐵路建成後,遠期將向南延伸至拉薩形成新藏鐵路。

因此,人們對於喀和鐵路的修建是充滿期待的,這種期待是對社會經濟的一種渴望,是對地區經濟發展的一種力量的積蓄,更是對整個全疆經濟的一種綜合發展的平衡。而且是這條鐵路的建成修通,還會使得全疆經濟綜合發展的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而且這條鐵路還會拉動整個南疆的經濟釋放活力。更重要的是今後南疆會因為這一鐵路的建成把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能量開放出來,促進南疆的發展,使得南疆在自治區的發展中改變落後的面貌,說是南疆的一條幸福線和致富線一點也不為過。

喀什至和田沿途區域遼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不僅古老的人文景觀和獨特的自然景觀旅遊價值極高,而且也是礦產資源的富集區,煤炭、石膏、蛇紋岩、石油、天然氣、玉石等資源開發前景十分廣闊。修建喀什至和田鐵路,是沿線300多萬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事。喀什至和田鐵路建成後,對加快喀什、和田區域礦產資源、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推動區域工業、農牧業的發展,改善沿線地區投資環境,完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路網布局,增進地區民族團結將發揮重要作用,對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影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