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時代

《啟蒙時代》是王安憶著作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情節引人入勝,深受讀者喜愛與推崇。

概述

《啟蒙時代》是自2003年小說桃之夭夭》後王安憶最新一部長篇小說。在這部小說中,王安憶用20多萬字的筆墨、以精細而銳利的手術刀,解剖和描述了1967年至1968年底兩年間,南昌、陳卓然、海鷗等幾個幹部家庭出身的年輕人的成長。在這部小說中,王安憶筆下的這幾個年輕人狂熱迷戀馬克思艱深的著作和語言,他們的精神思想在磨難中坎坷地成長。

人物事跡

王安憶的小說,總是與眾不同,引人漸入佳境……
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理想膨脹的時代,也是一個心靈混沌、世事迷茫的時代。書生意氣,少年心事,恍若隔世;而那些刻骨銘心的青春記憶,“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王安憶是一位富于思想、風格鮮明、總是令人有所期待的作家。這部《啟蒙時代》,寫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上海的一群中學生心靈成長的故事。“文革”的狂飆突至,把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裡的青年人拋到了一處。從高級幹部公寓和從市井裡弄走出來的男女主人公們,帶著青春的熱情、敏感、躁動和迷茫,頑強而莽撞地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尋找理由。
王安憶寫過多部以“老三屆”生活為題材的小說,《啟蒙時代》可以說是最有深度的一部。這部小說,初讀時需要一點耐心,弄清街道的走向、學校的方位環境,適應略感生疏的背景…… 但很快,那些不同的人物、陌生的場景、綿密的敘述、細緻的描寫、有說服力的剖析,就將你引入佳境,感覺到閱讀的愉快和讀下去的欲望。和王安憶以往的作品一樣。《啟蒙時代》洋溢著思辨的氣息,同時也充滿感性、有著可以觸摸的質感。南昌、陳卓然、海鷗、阿明、舒婭、嘉寶、宜男……在時代氛圍的裹挾下,理想飛揚、思想萌動的青年們,興趣的所在大多是現世生活以外的時空――馬克思的著作、外國的歷史事件、自然科學,等等。他們迷戀馬克思的著作和各式各樣的革命理論,他們可以大段地背誦那些歐式的華麗詞句,然後逐步在真實的世界裡發現和尋找理想與空想的區別,從熱衷於僵硬的教條到自覺地感知活生生的、有溫度的生活。青春的荷爾蒙也曾給了他們放縱的激情,然而心靈和肉體的痛仿佛都倏忽而過,一去不返。小說中有很多精彩的情節,小老大(海鷗)的沙龍里的各色人物和奇異的話題,南昌和父親之間微妙的交流,夜半時分南昌們與嘉寶外祖父的“交鋒”,阿明和王校長在被關押的教室里關於數學和唯物論還是唯心論的玄妙交談,這些都讓我們恍然悟到,在洶湧澎湃、蕩滌了一切污泥濁水的“革命”浪潮之下,生活竟是這樣奇妙而生動,也這樣世俗而平庸。
有“老三屆”的讀者讀了《啟蒙時代》,引起了強烈的共鳴感和對往昔的回憶。那個時代的經歷,已經深深地刻在他們的心上,“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那既是磨難,也是人生的財富。王安憶沒有渲染社會的動盪和人生的變故,而是著力描寫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一代人心靈的成長,寫一代人的歷史命運。對70後、80後的青年人來說,這部小說會像一個遙遠的、充滿神秘感的故事,畢竟四十年過去,時代已是天翻地覆了。但是,“代溝”並不一定成為閱讀的障礙,由於隔膜而好奇,反而會有探究的願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