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門

啞門

背部正中線上,第1頸椎下,後髮際正中之上0.5寸;主治暴喑,舌緩不語,神志病,頭痛,頸項強痛。

【名稱】

啞門

【歸經】

督脈

【拼音】

Yǎmén

【特點】

禁灸穴;死穴。

【定位】

在項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0.5寸,第1頸椎下。

【主治】

舌緩不語,音啞,頭重,頭痛,頸項強急,脊強反折,中風屍厥,癲狂,癇證,癔病,衄血,重舌,嘔吐

【刺灸法】

伏案正坐位,使頭微前傾,項肌放鬆,向下頜方向緩慢刺入0.5~1寸

[名解]

1)啞門。啞,發不出聲也,此指陽氣在此開始衰敗。門,出入的門戶也。啞門名意指督陽氣在此散熱冷縮。本穴物質為大椎穴傳來的陽熱之氣,至本穴後因其熱散而收引,陽氣的散熱收引太過則使人不能發聲,故名啞門。瘖門名意與啞門同,瘖為失語之意。
2)舌厭。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軟自如是因為陽氣充盛使然也。厭,厭惡也。舌厭名意指督脈的陽氣在此散熱冷縮為舌所厭惡。本穴物質為大椎穴傳來的陽氣,至本穴後散熱冷縮,人體的陽氣不足則至柔之地的舌部陽氣先衰,舌部陽氣衰敗則舌不能運動自如,故名舌厭。舌腫名意與舌厭近同,腫指陽氣太過陰不足則舌為之腫。
3)橫舌。橫,橫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橫舌名意指穴內陽氣充盛則舌能活動自如。舌黃名意與橫舌同,黃通橫。

圖示

【名稱】: 啞門 【歸經】: 督脈【名稱】: 啞門 【歸經】: 督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