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縣葉氏住宅

商水縣葉氏住宅

商水縣葉氏始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成於同治7年(1868年),歷時73年,耗白銀170餘萬兩。主體建築一宅三院,一院三節,每院樓房69間,共207間。宅西100間群樓,又名轉廂樓,系葉氏當鋪院;宅南100間群樓,系葉氏糧庫。總共有樓房400多間,均系灰色磚瓦硬山式建築,占 地100畝。整個莊園建築宏偉,規模壯觀,實有“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之感。

主體建築一宅三院,一院三節,每院樓房69間,共207間。宅西100間群樓,又名轉廂樓,系葉氏當鋪院;宅南100間群樓,系葉氏糧庫。總共有樓房400多間,均系灰色磚瓦硬山式建築,占 地100畝。整個莊園建築宏偉,規模壯觀,實有“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之感。

民國時期,葉氏莊園是商水縣第三區政府駐地、七區聯師學校校址,大部分樓房已損壞,拆除後改建為瓦房。主宅三院僅存一院,至今完好,共有瓦房17間,樓房70間。

葉氏並非官宦門第,而是一開飯店的商人。那么,他們怎么會成為百萬富翁,並擁有如此華麗的莊園建築呢?說來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據葉氏後裔葉國璽和近鄰夏福全講, 葉氏先祖葉紹頤,明末移民時從山西洪洞縣遷居此地。當時沙河航運發達,鄧城鎮與沙河毗鄰,行旅商賈多在此留宿中轉。葉紹頤夫婦二人便在沙河碼頭開小飯店維持生計。一天晚上,有一陝西珠寶乘船來到鄧城,宿於此店。第二天早晨珠寶商倉促開船西去,遺忘一包裹於店內。葉紹頤發現後遂把包裹放置起來,以待客商來取。第二年該珠寶商又宿於此店,葉紹頤將包裹取出歸還珠寶商。珠寶商呆望著葉紹頤,異常驚訝地說:“此包裹遺失何處,我已忘懷,不想遺失在你店,真是天大的幸運。”商人將包裹打開,光芒四射,滿屋生輝,珠寶玉器,無一遺損。珠寶商深為葉紹 頤忠厚誠實感動,遂與葉結為異性兄弟,從此常來常往,親密無間。後屢贈巨款為葉氏置田建宅,並資助其他經營,以表感謝和結義之情。加之葉紹頤夫婦勤勞持家,善於經營,遂成當地巨富。

葉紹頤後世子孫,繼承祖上勤儉遺風,日富一日。至清乾隆年間,葉氏家族已是家財萬貫,良田千頃,樓房林立。葉氏故宅現為鎮文化站,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