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花生

商南特產花生年交易量在3000噸左右,產值在1500萬元以上,主要遠銷到廣西、廣州、湖北、西安等地。商南縣朝陽工貿公司花生油加工項目已經開始啟動,正式運營後年產花生油900多噸,年產值在1000萬元左右。

基本介紹

花生是商南縣主要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312”國道以及丹江沿岸的低山川道區。全縣種植總面積達到5.3萬畝,其中無公害花生基地2.2萬畝。花生在栽培技術過程中嚴格執行《陝西省無公害花生生產規程》和《陝西省無公害花生基地環境條件》的標準。品種主要有魯花、豫花等系列品種,既有春播大中果型榨油品種,也有夏播小果型炒食品種,產量穩定在9000噸左右,年產值2700萬元。花生仁價格在4~5元/公斤,10月上中旬即可上市;花生油的價格在10—12元/公斤,常年供應。

存在的問題

花生是商南縣主要經濟作物之一,也是商南縣重點發展的茶、畜、果、油、藥五大農業優勢產業之一。由於其生產周期短、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經濟效益高,易被廣大農民民眾接受,是山區民眾發展農村經濟首先項目,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花生生產已成為商南縣農村重要支柱產業。可到2004年,全縣花生種植面積銳減為2.62萬畝(其中春播1.2萬畝,套種和夏播1.42萬畝),較2000年減少56.3%,總產4483噸,較2000年降低55.1%,花生主產區已縮小至312國道沿線及丹江沿岸鄉鎮,品種僅以大、中果中、晚熟為主,花生產業呈現急劇下滑趨勢。
1、面積大幅度減少,總產急劇下降。2006年花生種植面積僅2.7661萬畝,較2000年的6萬畝減少53.9%,總產由2000年1萬噸降到4843噸,下降51.6%。主要原因:①由於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減少坡地種植花生面積。由於商南縣平地少,糧油爭地矛盾突出,花生70%種植坡地,退耕還林使全縣花生種植面積減少2.5萬畝左右,如城關鎮十里舖村,2000年以前,全村種植花生2500畝,人均0.9畝,人均年花生收入達450元,占到總收入的40%,到2004年人均不到0.3畝花生,僅夠自己食用;②是由於對花生生產不夠重視,加之花生市場疲軟,民眾積極性下降,改種中藥材,減少花生種植面積約9000畝;③是花生生產投入減少,科技含量提高慢,制約著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骨幹品種徐州68—4、海花一號種植已有20年以上,魯花9號魯花10號魯花14號等品種也在10年以上,骨幹品種混雜退化嚴重,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和繁育推廣停滯不前;重茬種植引起地力下降,病蟲鼠獸害加重,回茬播種偏晚,農家肥用量減少,單施化肥現象突出,病蟲草鼠獸害防治不及時等原因,致使花生單產提升慢。
2、花生品質下降,商品性較差,無市場競爭力。由於品種退化,優良品種推廣慢,播種偏晚,病蟲草鼠害加劇和生長期間多乾旱、陰雨等自然災害影響,使商南縣花生普遍存在:花生果大小混雜,色澤差,果仁飽滿度不好,食用口感差,加工出油率較低,在市場上同河南及本省關中花生相比競爭力不足,種植效益不高。
3、花生生產深加工和專業市場發展緩慢,產業鏈條短,增產增收富民富財政作用減弱。全縣僅有十里舖一個不太規範的花生專業市場,由110餘個購銷大戶自發組成,年組織銷售花生4000餘噸,交易額880餘萬元,全部加工花生米銷售廣西、山東、湖北等地,外銷花生占總產量的50%;花生食用油加工較大的企業有兩家,分別是富水鎮富民食用油加工廠和豫邊食用油加工廠,年加工花生1200噸左右,另有130餘個農村榨油小作坊,主要為民眾食用油提供加工服務。近年來,花生食用油加工外銷有一定的發展,但規模不大,包裝陳舊,市場開拓落後,沒有形成品牌優勢,增值作用不強。

優勢與對策

優勢

一是花生適應性強,全身都是寶,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花生消費量越來越大,莖葉、殼、餅等副產品是良好飼料,根瘤具有一定固氮作用,種植花生可培肥地力,民眾種植積極性較高;二是商南縣氣候、土壤等農業資源較為豐富,絕大部分都適宜花生生長,民眾種植花生經驗豐富,加之境內交通、通訊日益發達,周邊大中城市對花生需求量大,花生銷路更加暢通;三是商南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健全,有一支懂花生生產技術,指導作用強的農業專業技術隊伍和技物服務網路,有利於提高花生生產科技含量;四是商南縣花生加工企業初具規模,加工水平和加工規模不斷提高,做強做大花生產業打下了良好基礎。因此,發展花生生產具有潛在優勢和廣闊前景。

對策

1、科學規劃,建好基地。商南縣除高寒二類區及低洼積水嚴重的地塊外,均可種植花生。①春播及麥林套種:丹北川道312國道沿線及青山、過風樓兩鄉鎮。②夏播區:丹江沿岸各鄉鎮。③新發展區:趙川、魏家台、十里坪等鄉鎮主要春播。
2、推廣花生良種及配套栽培技術。全縣建花生良種繁育田4000畝,良種普及率達到90%,春播及套種以大、中果中、晚熟品種為主,夏播以中、小果中、早熟品種為主,抓好良種提純更壯,發揮良種增產潛力;大力推廣花生包衣,平衡施肥、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間作套種,地膜覆蓋栽培等重大技術,坡地實行條、台田種植、平地實行壟作,減少水土流失,增強花生增產抗災豐產能力,促進花生優質高產高效。
3、積極發展花生產業化。完善花生專業銷售市場,依靠專業協會、銷售大戶培育花生產業中介服務組織,扶持壯大朝陽工貿公司等花生加大企業,引進花生精深加工技術工藝,開發花生加工名牌產品,延伸花生產業鏈,培育打造產、銷、加一條龍的主導優勢產業。
4、加大扶持力度。對花生生產、加工、銷售實行積極的財政扶持政策,鼓勵國家、集體單位和個人共同投資扶持推廣良種、引進精深加工技術工藝和完善專業市場配套服務體系,為花生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5、搞好花生產業全方位服務。一要抓好技術培訓。縣鄉農技人員要大力引進推廣良種及配套先進適用栽培新技術,建設無公害生產基地,提高花生生產科技含量。要抓好典型,樹立樣板,大面積推廣規範化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要做好農資服務、病蟲草鼠害測報統防。二要抓銷售加工綜合服務,工商、金融經貿、財政、廣電、城建及花生重點鄉鎮要圍繞花生產業做好全方位服務,使商南縣花生產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收入不斷增長,達到富民的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