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蟲醯胺

唑蟲醯胺

唑蟲醯胺,為類白色固體粉末,是新型吡唑雜環類殺蟲殺蟎劑,它的主要作用機制是阻止昆蟲的氧化磷酸化作用,還具有殺卵、抑食、抑制產卵及殺菌作用。

基本信息

簡介

中文通用名:唑蟲醯胺

英文通用名:Tolfenpyrad

英文商品名:HATI-HATI

CAS:129558-76-5

代號:OMI-88

化學名稱:4-氯-3-乙基-1-甲基-N-{[4-(4-甲基苯氧基)苯基]-甲基}-1H吡唑-5-羧醯胺

化學分子式:C21H22ClN2O2

相對分子質量:383.9

理化性質:其純品為類白色固體粉末,密度(25℃):1.18g/cm,蒸汽壓(25℃):<5×10Pa。溶解度(25℃):水0.037mg/L,正己烷7.41g/L,甲苯366g/L,甲醇59.6g/L。分配係數(正辛醇/水)(25℃):logPOW5.61。

該藥劑目前登記製劑為15%乳油。製劑的急性毒性為:大鼠經口LD50102(雄),83(雌)mg/kg;小鼠經口LD50104(雄),108(雌)mg/kg。急性經皮毒性相對較低,對大鼠、小鼠LD50均>2000mg/kg。對兔眼睛和皮膚有中等程度刺激作用。

唑蟲醯胺是原日本三菱化學公司(其農藥部分現屬日本農藥公司)開發的新型吡唑雜環類殺蟲殺蟎劑,它的主要作用機制是阻止昆蟲的氧化磷酸化作用,還具有殺卵、抑食、抑制產卵及殺菌作用。

專利情況:1988年日本三菱化學公司申請化合物專利,2008年到期。

檢測方法

唑蟲醯胺唑蟲醯胺

(JAP-176)

1.分析目標化合物:唑蟲醯胺

2.儀器設備:帶高靈敏度氮磷檢測器的氣相色譜儀(GC/NPD)

3.試劑:唑蟲醯胺標準品:含量99%以上,熔點87℃~89℃。

4.樣品的提取和淨化

1)提取方法

白菜、甘藍、茄子樣品各稱取50.0g,加入100mL丙酮,組織搗碎後,抽濾。再用50mL丙酮清洗濾渣。合併得到的濾液,40℃以下濃縮至約30mL。加入100mL10%氯化鈉溶液,用100mL和50mL正己烷振盪、提取2次。有機相在40℃以下濃縮,除去溶劑,準確至2mL。

2)淨化方法

活性炭小柱(250mg)中注入10mL丙酮,棄去流出液。柱中注入1)所得到的溶液2mL後,注入35mL丙酮。全部溶出液在40℃以下濃縮,除去溶劑。殘留物中加入5mL丙酮:正己烷(1:99)混合溶液溶解。

5.標準曲線的製作:將唑蟲醯胺標準品配製成0.01~0.5mg/L丙酮溶液數點,分別注入2μL於GC中,用峰高或峰面積法製作標準曲線。

6.定量:注入2μL試驗溶液於GC中,由5的標準曲線求得唑蟲醯胺含量。

操作條件

檢測器:NPD。

柱:5%苯基-甲基矽酮,內徑0.25mm,長30m,膜厚0.25μm。

柱溫:100℃(1分鐘)-30℃/分鐘-300℃(10分鐘)。

進樣器溫度:250℃。檢測器溫度:280℃。

載氣:氦氣。

保留時間標準:約11分鐘。

定量限

0.01mg/kg。

注意事項

淨化不完全時,用乙腈、正己烷分配(溶解在30mL正己烷中,用30mL正己烷飽和乙腈提取2次)和矽膠小柱(690mg)(5mL乙醚:正己烷(1:9)負載,再用5mL相同溶液洗淨,20mL乙醚:正己烷(3:7)溶出。進一步淨化。

套用

該藥殺蟲譜很廣,對各種嶙翅目、半翅目、甲蟲目、膜翅目、雙翅目害蟲及蟎類具有較高的防治效果,該藥還具有良好的速效性,一經處理,害蟲馬上死亡。廣泛用於蔬菜、果樹、花卉、茶葉等作物的害蟲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