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闕史

小說介紹

唐代筆記小說集。亦名《唐闕史》。撰者代高彥休(854~?),號參寥子,籍貫不詳。中和四年(884)前,曾任淮南節度使高駢從事,官銜為攝鹽鐵巡官、朝議郎、守京兆府鹹陽縣尉、柱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十八)。此書自序作於僖宗中和四年(884),主要記載晚唐時期的歷史故事,一部分帶有神怪色彩,文筆比較艱澀。《杜紫微牧湖州》條,為杜牧尋春故事的最早記載;《李可及戲三教》條,是重要的戲劇史料。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本書3卷;現存兩卷,51條。有《知不足齋叢書》本、《龍威秘書》本等。宋人著作中引有不見於今本的佚文。《太平廣記》引文與今本差異很大,似出別本。

序言說明

皇朝濟濟多士,聲名文物之盛,兩漢才足以扶輪捧轂而已。區區晉、魏、周、 隋已降,何足道哉!故自武德、貞觀而後,吮筆為小說小錄、稗史野史、雜錄雜 紀者,多矣。貞元、大曆已前,捃拾無遺事,大中、鹹通而下,或有可以為夸尚 者,資談笑者,垂訓誡者,惜乎不書於方冊,輒従而記之,其雅登於太史氏者, 不復載錄。愚乾符甲午歲生唐世,二十有一始隨鄉薦於小宗伯,或預聞長者之論, 退必草於搗網,歲月滋久,所錄甚繁,辱親朋所知,謂近強記。中和歲,齊偷構 逆,翠華幸蜀,搏虎未期,鳴鸞在遠。旅泊江表,問安之暇,出所記述,亡逸過 半,其間近屏幃者,涉疑誕者,又刪去之,十存三四焉。共五十一篇,分為上下 卷,約以代年代為次。討尋經史之暇,時或一覽,猶至味之有菹醢也。甲辰歲清 和月編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