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郟縣窯黑釉藍斑三足盤

唐郟縣窯黑釉藍斑三足盤

唐郟縣窯黑釉藍斑三足盤屬於唐代瓷器,黑色釉地上呈現藍、白交融的花斑。花瓷以其斑駁陸離的藝術效果迎合了唐人所追求的粗獷豪放的審美趣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名稱】:唐郟縣窯黑釉藍斑三足盤
【類別】:瓷器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屬】:唐代郟縣窯燒制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簡介】:
高2.9cm,口徑15cm,足徑10.2cm。
盤敞口,盤心坦平,下承以三足。通體內外施釉,黑色釉地上呈現藍、白交融的花斑。外底中心無釉。
窯變釉產品在唐代被稱作“花瓷”。燒制時一般是在黑色或醬色等深色釉上潑灑大塊藍、月白、灰白色斑紋。在高溫燒制過程中,不同色釉流動並互相浸潤,呈現出窯變的藝術效果。對古瓷遺址的調查和發掘表明,唐代燒花瓷的瓷窯有河南魯山、郟縣、內鄉、禹縣、登封窯,山西交城窯,陝西銅川窯等。器物造型有罐、執壺、花口瓶、三足盤、缽、葫蘆瓶、腰鼓等,其中以執壺和罐最為多見,三足盤較為罕見。將此件三足盤與窯址出土的標本相互印證可以發現,此盤屬於河南郟縣窯產品。
花瓷以其斑駁陸離的藝術效果迎合了唐人所追求的粗獷豪放的審美趣味,唐代以後即停止燒造,至北宋時期河南禹縣窯又創燒了一種銅紅窯變釉,但與唐代花瓷不甚相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