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外徑4.6厘米,金香盂直徑2.8厘米,鏈長7.5厘米。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基本信息

詳細信息

香囊外壁用銀制,呈圓球形,通體鏤空,以中部水平線為界平均分割成兩個半球形,上下球體之間,以子母扣套合。內設兩層雙軸相連的同心圓機環,外層機環與球壁相連,內層機環分別與外層機環和金盂相連,內層機環內安放半圓形金香盂。外壁、機環、金盂之間,以鉚釘鉚接,可自由轉動,無論外壁球體怎樣轉動,由於機環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總能保持平衡,裡面的香料不致灑落。此銀香囊製作過程複雜,設計科學與巧妙,令今人嘆絕。

文物鑑賞

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剖面圖 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剖面圖

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屬葡萄花鳥紋銀香囊,香囊外壁用銀制,呈圓球形,通體鏤空,以中部水平線為界平均分割形成兩個半球形,上下球體之間,一側以鉤鏈相勾合,一側以活軸相套合,下部球體內又設兩層銀質的雙軸相連的同心圓機環,外層機環與球壁相連,內層機環分別與外層機環和金盂相連,內層機環內安放半圓形金香盂,外壁、機環、金盂之間,用銀質鉚釘鉚接,可以自由轉動。這樣無論外壁球體怎樣轉動,由於機環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終保持重心向下,裡面的香料不致撒落於外。儘管已經經歷了一千多年,其仍然玲瓏剔透,轉動起來靈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設計之科學與巧妙,令現代人嘆絕 。

《舊唐書》卷五一講:安祿山反叛,玄宗等逃離長安,途徑馬嵬坡時,賜死楊貴妃,並葬於此地。玄宗後來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舊情,密令改葬。當挖開舊冢時,發現當初埋葬時用於裹屍的紫色褥子以及屍體都已經腐爛,唯有香囊還好好的。這就說明楊貴妃身上佩戴的香囊,是用金屬製作的。

唐代,香囊還可用於佛事。人們認為將佛經盛放在香囊之中,隨身攜帶,能起到消災辟邪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