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紹儀故居

唐紹儀故居

唐紹儀故居位於唐家古鎮山房路99號,唐紹儀在此出生和生活過。唐紹儀故居是兩間兩層並連成一座的樓房,闊12.3米,深11.6米,右間建於清代,為唐紹儀祖父所建,左間擴建於1929年,為唐紹儀本人所建,是西班牙風格的獨立式花園住宅,由著名建築師董大酉設計。唐紹儀一生為民主共和,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作出了重要貢獻,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1980年唐紹儀故居被公布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唐紹儀故居唐紹儀故居

唐紹儀故居位於珠海市香洲區唐家古鎮山房路99號,是唐紹儀出生和生活過的地方。唐紹儀故居是兩間兩層並連成一座的樓房,闊12.3米,深11.6米,右間建於清代,為唐紹儀祖父所建,左間擴建於1929年,為唐紹儀本人所建。唐紹儀(1862-1938),字昭儀,號少川,歷任清朝外務部侍郎、署郵傳部尚書、奉天巡撫、赴美專使及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等要職,曾是1911和1919年兩次南北議和中重要角色,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唐紹儀故居1980年被公布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生平

唐紹儀故居唐紹儀故居

唐紹儀(1862~1938)字少川。廣東香山縣(今屬珠海市)人。

1874年經清政府選派為第三批幼童赴美留學,考入哥倫比亞大學文科。

1881年回國,先在天津水師附設洋務學堂見習,後入天津稅務衙門供職。

1885年以西方翻譯兼辦洋務委員身份赴朝鮮協助袁世凱辦理稅務。1894年接替袁世凱的駐朝鮮“總理交涉通商”職務。

唐紹儀故居唐紹儀故居

1898年回國後,歷任津海關道、外務部右侍郎、滬寧和京漢鐵路總辦、郵傳部尚書、奉天巡撫等職。

1904年,曾被清政府指派為議藏約全權大臣赴印度與英國人談判,極力維護中國對西藏的領土主權。

1906年,出任新設的稅務處會辦。

1911年武昌起義後,充當袁世凱內閣全權代表參加南北和談,隨後,加入中國同盟會

1912年,出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為清帝退位與民國共和體制的建立作出過貢獻。同年6月,因與袁世凱政見不合而辭職。

1915年,他曾致電袁世凱,反對復辟帝制。

唐紹儀故居唐紹儀故居

1917年參加孫中山的護法軍政府,後來成為廣州軍政府七總裁之一,並於1919年以南方總代表身份出席第二次南北議和。

1922年被北洋政府黎元洪提名為國務院總理,遭北方軍閥反對而未到任。

1929年,出任中山縣訓政實施委員會主席。

1930年至1934年,任中山模範縣縣長。九一八事變後,任國民政府委員。

唐紹儀故居唐紹儀故居

1938年日本軍隊侵占上海、南京後,企圖利用其作傀儡,但他始終不答覆。9月30日,在上海寓所被國民黨軍統特務刺殺。10月5日,國民政府為其不幸遇難撥給治喪費5000元,並將其生平事跡宣付國史館。

唐紹儀自少年赴美留學歸來後,曾於1910年、1914年、1921年、1929至1934年4次回故鄉居住過,並修建“小玲瓏山館”“私家園林”和“望慈山房”別墅。在1932年任中山模範縣縣長期間,將“小玲瓏山館”改為“共樂園”公開贈給唐家鄉。“望慈山房”別墅曾是唐紹儀任中山模範縣縣長時的辦公室,1989年3月3日,唐紹儀的遺孀吳維翹率子唐楗、女唐寶瑢唐寶珊回故鄉時,將“望慈山房”捐獻給唐家鎮人民政府作老人活動中心。 1987年和1994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分別將唐家共樂園和唐紹儀故居(包括“望慈山房”)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出資修繕。

桑梓情懷

唐紹儀故居唐紹儀故居
唐紹儀於1909年、1910年在唐家灣建成了豪華的“共樂園”,上有“開門任便來賓客,看竹何須問主人”一聯。後將“共樂園”贈送給鄉民委員會,作為全村公園。早在1921年,唐紹儀與孫中山便有將香山建成縣自治的想法。在唐主政中山縣期間,提出了諸多建設意見。其施政項目中最為著名的,是中途擱淺的中山港建設。

1929年8月至1934年10月,唐紹儀這位做過內閣總理的大人物,在這5年間,先任中山縣訓政實施委員會主席,1931年又兼任中山縣縣長,能上則濟世為懷,能下則造福鄉梓,這在中國歷代政壇不多見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