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棗樹

唐棗樹

唐棗樹是位於山東省無棣縣城北5公里信陽鄉的一棵老棗樹,傳說食用一顆棗可延壽三載。

簡介

唐棗樹唐棗樹
唐棗樹位於山東省無棣縣城北5公里信陽鄉李樓村。
無棣金絲小棗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夏商時代,素有“華夏棗都”之稱。信陽鄉的李樓村至今還生長著唐代栽植的一棵老棗樹,主幹結九癭,穿七竅,虬枝交錯,枝繁葉茂,碩果纍纍。村里男女老幼皆尊其為“壽樹”,從不折損其一枝一葉,稱其果為“壽果”,傳說食用一顆可延壽三載。小棗成熟後採摘下來珍藏,四方鄉鄰常求索為藥引子醫治疾病。

傳說

據當地百姓講,當年赴蟠桃盛會的龍宮蝦將,把玉皇大帝恩賜的“天棗”帶回龍宮吃光後,剩下的棗核扔在海底,海潮退出,海灘上便長出了棗樹,結出了金絲小。小棗樹耐鹽鹼,非常適宜於沿海地區生長。小棗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非常有益於人體健康。1990年10月1日無棣縣人民政府為唐棗樹立碑銘保護,成為無棣的一大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