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彩繪雙環望仙髻女舞俑

唐彩繪雙環望仙髻女舞俑

唐彩繪雙環望仙髻女舞俑通體彩繪,女舞俑頭上梳著一種複雜而高峻的髮髻,名雙環望仙髻,是唐代著名髮型,該髮髻非常高,超過二尺,梳理該複雜的髮髻特別費時,大約需六個小時,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者自己的頭髮不夠,就事先做好一個假髮髻,到需要的時候再戴到頭上。戴假髻的風氣在唐代很盛,所戴的假髻叫做“義髻”。

基本信息

地址:陝西長武縣棗元鄉郭村出土

文物鑑賞

唐彩繪雙環望仙髻女舞俑圖 唐彩繪雙環望仙髻女舞俑圖

唐彩繪雙環望仙髻女舞俑女俑身材頎長,削肩蜂腰,頭梳雙鬟望仙髻,柳眉鳳目,高鼻朱唇,頸戴項鍊。身穿闊袖襦,外罩貢領翹肩半臂,下著曳地長裙,前腰佩繡花蔽膝,臂飾釧鐲,雙手抬舉至胸前,食指伸出,神態虔誠。雕塑家捕捉住了她飛舞游移之中靜止的一瞬間加以雕刻,達到了氣韻生動的意境,以形寫神,神形兼備,是研究唐代舞蹈藝術和服飾文化的重要資料。

女俑以朱紅點唇,白粉塗面,色彩穩定沉著、疏淡自然,衣褶的線條既有雕塑的立體感,又有繪畫的平面效果,流動的線條貫通衣裙,使女舞俑呈現出飄逸流暢的氣勢,如音樂一般富有節奏感,極具東方女性的神韻。

作為唐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唐代樂舞藝術,以其豐富多彩而著稱於世。其樂舞可分宮廷樂舞和非官方樂舞,前者是專為朝廷服務的禮儀性和娛樂性樂舞,演出多在慶典、宴饗、迎賓、節日、祭祀等場合進行,場所多在宮廷殿堂;後者則是在宮禁和官衙之外的士大夫私宅及長安城中市井巷陌里表演的樂舞,一般分為健舞和軟舞。官方及非官方樂舞二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量地吸收少數民族和外國樂舞的成份,並與漢族樂舞融為一體,有的甚至把域外音樂舞蹈直接引進、移植了過來,唐太宗時的十部樂舞中除燕樂、清樂為傳統民族樂舞外,其它均為外國和國內少數民族樂舞;而當時社會上廣為流傳的源自西域“胡騰”和“胡旋”舞,都是由普通百姓的喜好開始,先流傳於民間,逐步變成了朝廷內外達官顯貴以及文人墨客的共同愛好而風靡一時的。據《新唐書·禮樂志》載:“唐自製樂凡三。一曰《七德舞》,二曰《九功舞》,三曰《上元舞》”,《舊唐書·音樂志》載《九功舞》:“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裙襦。”此女舞俑即著大袖裙襦,可見其所穿舞服乃是唐代傳統舞蹈所服,故其應是一位表演輕柔、溫婉、抒情軟舞的私宅樂舞伎形象。也有人認為她是一位將《霓裳羽衣曲》舞畢,“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的舞娘形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