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明宮遺址公園

唐大明宮遺址公園

唐大明宮是東方園林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大明宮遺址是1961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際古遺址理事會確定的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遺址保護工程,是絲綢之路整體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信息

建設啟動

唐大明宮遺址公園唐大明宮遺址公園

2008年10月21日,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點文物保護工程、西安唐大明宮國家大遺址保護展示示範園區暨唐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項目正式啟動。啟動儀式在含元殿丹鳳門遺址前舉行,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西安市市長陳寶根分别致辭,景俊海副省長等領導出席儀式。省文物局局長趙榮主持儀式。

2007年10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大明宮遺址區保護項目,規劃面積19.16平方公里,其核心區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占地3.2平方公里,建成後將成為世界大遺址保護的東方典範。同時,大明宮遺址周邊涉及棚戶區改造建築面積達600萬平方米,新建居民新型社區面積近500萬平方米、城市文化公共設施近100萬平方米、城市綠地240萬平方米、水面245畝。

2005年初,西安市政府對大明宮遺址周邊環境進行整治;2006年10月,在大明宮遺址上成功舉辦了《人文奧運·盛典西安》大型文化活動;2007年10月,大明宮遺址保護項目正式啟動,“曲江論壇·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遺址區拆遷安置工作全面啟動。2008年“國際競賽方案評審”揭曉,總體規劃大綱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總體規劃、考古計畫通過國家文物局專家評審論證。2008年10月,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內主要村莊、棚戶區拆遷工作基本完成,拆遷累計簽訂協定6238戶、占總戶數97.86%,拆除門窗和房屋5889戶、占拆遷總戶數92.39%。一項創造世界大遺址保護東方典範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1950年起,中國文物工作者開始了大明宮的考古發掘,並實施了一系列保護工程;1961年,唐大明宮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日兩國政府對大明宮含元殿遺址實施了保護,使其與麟德殿遺址等一起對外開放。大明宮國家大遺址保護展示示範園區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標誌著大明宮遺址的保護工程將由前期的拆遷、方案設計轉為建設,預計該公園將於2010年10月正式建成開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