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學

唐詩背影 唐詩流派 唐詩體例

圖書信息

作 者:楊啟高
叢 書 名: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
出 版 社:嶽麓書社
ISBN:9787807615651
出版時間:2011-02-01
版 次:1
頁 數:243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楊啟高為民國學人。上世紀30年代出版過好幾種成體系的唐詩研究著作,但大多止於對唐代詩壇總體風貌的一般性論述,確有獨特見地的專題性著述較少,而楊啟高的《唐代詩學》於其中屬於影響較深遠、論述剖析相當精緻者。
《唐代詩學》前線綱領論唐詩背景、淵源、流派、特質和體例,以下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部分分論各階段詩壇領袖及其題材、文體、品格諸方面,常常寥寥數語道出主旨重心。

目錄

題辭
胡筱石先生
謝無量先生
汪辟疆先生
自敘
壹 綱領
唐詩背影
總敘—郡縣時代—疆域廣大—民族複雜
經濟背影—商業資本
政治背影—盛治—禍亂
文化背影—文字—宗教—風俗—法律—哲學—科學—佛學—藝術
唐詩淵源
總敘—詩經—樂府—楚辭—漢賦
正始派—嵇康—阮籍
太康派—陸機—張華
唐詩流派
總敘—初期—搖盪綺情飾句繪聲—二期—崇雅黜浮氣益雄渾—三期
—擂嚌道真涵詠聖涯—四期—柔情纏綿洪鐘遺響
唐詩特質
作家甚多—帝後—士子—婦女—道士—釋子
詩體完備—抒情—寫景—敘事—議論
風格顯著—雄壯—婉麗
思想豐富—世間思想—出世思想
唐詩體例
古體—古詩—樂章—騷體
律體—律詩—絕句—排律
雜體—聯句—諧謔—奇異
貳 初唐
貞觀詩學
太宗提倡風雅—帝京篇—文德皇后春遊曲—虞世南怨歌行
上官儀六對說—六對與四對比較—上官體
武后詩學
保守派—四傑—沈宋律詩—古體與律體過渡—張劉樂府
革新派—陳子昂—張九齡
叄 盛唐
盛唐特色
律體大盛—以律詩試進士傑出詩人李杜之各顯個性
各極所長—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
題材繁富—山水詩—田園詩—玄理詩—邊塞詩—時事詩
學古塗廣—漢魏—六朝—初唐
開元詩人
明皇帝詩—百官題座右詩
燕許二公—張說—蘇頲
吳中四士—賀知章—張旭—張若虛—包融
開元宮人—袍中詩
開元道士—仙家詩
李杜比較
總敘—李集古體大成—杜開律體康衢
李白—五古—七古—樂府
杜甫—用字—聲調—結語
天寶詩人
岑參—高通—二包—張謂—沈千運—陶翰—天寶宮人—天寶名媛—
仙家詩—釋子詩
肆 中唐
大曆詩風
韋劉—韋應物五古—劉長卿七古
十子—錢起—郎士元—皇甫冉—李嘉祜—司空曙—韓翃—盧綸—李
益—李端
元和詩學
孟郊—韓愈—柳宗元—盧仝與劉叉—張籍與賈島——李賀與劉棗強
—王建—釋無可
長慶詩學
白居易—諷諭—閒適—感傷—格律
元稹—連昌宮詞—望雲騅馬歌
劉禹錫—紀事詩—寫景詩—竹枝詞
魚玄機—薛濤
韓白綜敘
淵源—個性—思想—藝術—文體—影響
伍 晚唐
大中詩風
格律派—朱慶餘—項斯—趙嘏—馬戴—姚合—李頻—劉得仁—張祐
詞華派—杜牧之—溫庭筠—李商隱—唐彥謙
鹹通後詩
元白派—高蟾—秦鞱玉—鄭喁—韋莊—羅隱
王建派—曹唐—胡曾—羅虬
陸 影響
影響宋代
北宋—西崑派—反西崑派
南宋—徐照—翁卷—趙師秀
影響金元
金代—元好問
元代—虞道周—馬祖常—楊鐵崖
影響明代
杜甫拗體詩與李夢陽空同子集—李攀龍—王世貞
影響清代
錢牧齋與李杜韓白—吳偉業與元白—李白與趙秋谷—白香山與袁枚
—王建宮詞之影響—白居易詩之影響
影響現代
唐詩影響現代個人詩派—李頎歌行與王閽運山水詩—溫李律體與樊
艷情詩—李白歌詩與悟幻道人神仙詩
唐詩影響現代民族詩派—愛國詩派—杜甫詩與康有為詩—李杜詩與
黃遵憲詩—杜甫詩與吳芳吉詩—革命詩派—杜甫律體與歌行影響於
右任詩—韓愈律體影響胡漢民詩—杜甫等詩影響汪兆銘詩—釋子詩
派—賈島詩與釋寄禪詩—李商隱詩與釋曼殊詩—今後發展民族詩之
塗徑—博積學識—雅煉體制—發展趨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