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

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

文章都是作者們近年來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地理空間的視角,從地域結構、區域開發、人口、經濟、城市、文化和文獻等方面,為讀者展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盛唐地域結構的畫面與運作場景。 區域研究是地理學最基本的視角,從地理學角度來看,每一個區域都可以分為"核心"與"邊緣"兩大部分。 文章都是作者們近年來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地理空間的視角,從城市、人口、區域經濟開發、文化和文獻等方面,為讀者展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盛唐地域結構的畫面。

圖書信息

作 者: 李孝聰

叢 書 名:北京大學盛唐研究叢書出 版 社: 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9787532612734出版時間:2003-08-01版 次:1頁 數:463裝 幀:精裝開 本: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世界各國經濟概況、經濟史、經濟地理

內容簡介

在全套《盛唐研究叢書》中,只有這一部是出自歷史地理學者之手。地理學與科學和社會的關聯是從一套獨特而綜合的視角產生的,地理學家通過這種視角觀察他們周圍的世界,這種獨特而綜合的視角也可以套用於觀察古代的歷史與社會。正像所有的現象都在時間中存在而有其歷史一樣,它們也在空間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因此地理和歷史就成為了解世界的核心。地理學的視角包括三個方面:
1.通過地方、空間和尺度來觀察世界;
2.把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經濟、社會和政治系統聯繫起來的綜合性研究;
3.套用圖像的、語言的、數學的、數字的和認知的方法的空間表述。
關注空間布局或者說地域結構,即人類活動中的地區差異和由此產生的空間相互作用,人們如何通過空間進行聯繫,人類如何在空間中組成社會,空間的結構如何變化,是人文地理學的核心要素。
收入本文集的10篇論文正是以地理學獨特而綜合的視角來觀察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也為更深刻地理解今天的發展提供了借鑑。文章都是作者們近年來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地理空間的視角,從地域結構、區域開發、人口、經濟、城市、文化和文獻等方面,為讀者展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盛唐地域結構的畫面與運作場景。
區域研究是地理學最基本的視角,從地理學角度來看,每一個區域都可以分為"核心"與"邊緣"兩大部分。在古代的農業社會中,最主要的資源為可耕地,因此,區域的核心部分大都位於河谷或低平地帶,邊緣地帶則位於區域周邊的高地、沼澤、鹽鹼灘或綿亘的山區。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不同,促成了核心區與邊緣地帶的差異。唐代的區域研究,也有"核心"與"邊緣"之分,可以是全國疆域範圍的尺度,從京、都所在的畿輔核心區到地方一級的審視;也可以縮小到某個較廣大的巨觀大區(macro-region)的考察;或者將視角縮至更小的次一級區域來研究。唐代是中國古代社會最強盛的王朝,幅員廣闊,經濟繁榮,城市規矩,文化恢宏,人才輩出,外夷四服。對唐代文明的認知也應當具有區域研究的眼光,從比較中發現真實,看出差異。
本書是北京大學"985"創世界一流大學重點研究項目"盛唐工程"的成果之一,由10位學者的論文組成。內容涉及唐代城市的地域結構、盛唐的地緣政治結構、盛唐時期的人口遷移及其地域特點、盛唐時期河西走廊的區位特點與開發、唐代長江上游地域空間的三大地位、唐代長江中游地區政治經濟地域結構的演變--以襄陽為中心的討論、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區域及地理意象、唐代長安流行文化的傳播地域及方式、唐代茶葉產銷的地域結構及其對全國經濟聯繫的影響,以及唐代的地理學等十個方面。文章都是作者們近年來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地理空間的視角,從城市、人口、區域經濟開發、文化和文獻等方面,為讀者展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盛唐地域結構的畫面。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