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女立俑

唐三彩女立俑

三彩女立俑為唐朝的文物,1959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通高44.5厘米。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詳細信息

此俑頭梳鬟發垂髻,秀頰豐頤,體態雍容華貴,端莊大方,洋溢著生命活力和青春之美。。整個造型比例勻稱,形神兼備,刻劃入微,在人物塑造上表現出“豐肌秀骨”的藝術風格,也反映出立俑作者觀察的細膩和技藝的高超。呈現了一位盛唐仕女的典型形象,是唐三彩藝術品中的傑作。

同名藏品

基本信息

【名稱】:唐三彩女立俑
【類別】:陶器、唐三彩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屬】: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品簡介

高32cm。
女立

俑頭髮綰(音晚wǎn)至前額上部,扎系成花形。內穿襦衫,外披帛帶,齊腰長裙下垂至地,鞋尖微露。釉色以綠、黃、白為主。
此俑站姿挺拔,神態端莊。
唐代的三彩釉陶是唐代陶瓷生產中的一支獨放異彩的奇葩,是我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唐三彩雖是陶器,但與低溫釉陶有所不同,其胎體用高嶺土製成,釉料則用數種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銅、氧化鐵、氧化鈷)為著色劑,以氧化鉛為熔劑,燒制出綠、藍、白、赭、黃等深淺不同的顏色。它分兩次燒成,先在1100℃的高溫下燒出素坯,而後在素坯上施釉,再經900℃低溫焙燒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