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喪棒

哭喪棒

舊時在為長輩發喪時,“孝子”須手扶“孝杖”,以表示悲痛難支。長輩若夫婦中一人去世,孝子執一根,若都去世則執兩根。俗稱“哭喪棒”,出殯時孝子們拿在手中的儀仗。父之節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節在內,故杖取乎桐。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無常神像拿著棍子了。”洋先生揚起哭喪棒來了。】意思是也可以用來貶稱其他棍棒以譏諷、咒罵持棒者。阿Q厭惡假洋鬼子,所以把他的手杖咒為“哭喪棒”。

基本信息

物品簡介

哭喪棒

kūsāngbàng

哭喪棒哭喪棒

[the stick held for support by a son in funeral procession]

哀杖

俗稱“哭喪棒”,出殯時孝子們拿在手中的儀仗。

形狀材料

哀杖的形狀:幾十厘米-1.5米植物桿莖,桿莖分層繞周貼上以白紙條穗。

哀杖的材料:竹桿、桐桿、帶根高粱桿(北方地區)、柳桿(少數地區)。

物品意義

哀杖的意義:

1.表示先人之“節”

2.儀仗

3.拄扶

相關史料

史書記載:

“孝子之杖曰哀杖,為扶哀痛之軀。

父之節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節在內,故杖取乎桐。”

《幼學求源》明.程登吉 撰

《幼學故事瓊林》清.李光明 莊刻本

無常的武器

一端用兩個人的頭骨和一根人的腿骨將白布(黑無常是用黑的)釘住

用以勾魂。

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無常神像拿著棍子了。

在魯迅先生所寫的名著《阿Q正傳》中也出現過“哭喪棒”一詞,為:【“滾出去!”洋先生揚起哭喪棒來了。】意思是也可以用來貶稱其他棍棒以譏諷、咒罵持棒者。阿Q厭惡假洋鬼子,所以把他的手杖咒為“哭喪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