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妹子

哨妹子,是贛南採茶戲中的優秀傳統劇目《哨妹子》是在贛縣文化局、贛南採茶歌舞劇院演出,以及表演哨妹子的演員的經歷。

基本信息

內容描述

半個世紀的“採茶”情緣 扇子花、矮子步、長(短)袖……一對年屆70的老藝人依舊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將贛南採茶戲中的優秀傳統劇目《哨妹子》演繹得情趣盎然、令人陶醉。兩人的表演堪稱珠聯璧合,為不久前公開發行的贛南採茶戲第一套光碟增色不少,也為贛南採茶戲走向更廣闊的舞台再次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兩位老藝人在錄製現場的認真和敬業,給現場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對藝苑長青樹,便是一向被同仁所稱道的贛縣採茶戲黃金搭檔——許為雄、陳美艷夫婦。幾十年在幽默詼諧、輕鬆活潑的“採茶”中薰陶,兩人的性格也變得樂觀、豁達、向上。陳美艷與丈夫幾十年的“採茶”人生都是以表演喜劇、鬧劇為主,帶給觀眾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歡聲笑語,然而陳美艷自己的人生之路卻是以悲劇開場。她的名字對她而言僅僅是一個“符號”,因為她至今也不知道她的親生父母叫啥名誰、是何方人氏。在她殘存的記憶中,依稀記得童年的自己是在別人一次又一次的“轉手”中度過的,最後一位收養她的是贛州京戲團一位管服裝的陳姓福建人。就這樣,她便姓了陳。 不幸的陳美艷在藝術道路上又是幸運的。1951年1月,正值花季年齡的陳美艷,在贛州和平劇院(位於今解放路)開始師從信豐人鄺功海學藝,由此登上了採茶藝術的舞台。天下真是無巧不成書,許為雄也是從1951年開始接觸採茶戲。當時為了配合土改工作,組織了一些傳統劇目下鄉演出,由於採茶戲深受大眾歡迎,贛縣於1952年5月1日成立了“戲改小組”,許為雄為8名成員之一。上級交待的任務是,給半年時間,能搞出影響就成立劇團,搞不出影響就地散夥。許為雄和他的同事們還真的搞出了點名堂,1952年12月5日,贛縣工農劇團在江口鎮正式成立。那一天,同時加入劇團的許為雄和陳美艷第一次相識,江口成了他倆藝海揚帆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以至時至今日,許為雄在回憶往事時,對這個特殊的日子依舊能夠脫口而出。 談起學藝之初的艱辛,陳美艷感慨萬千。那時候,學習條件、學習時間都非常有限,要想多學點、進步快,還真得有點絕招。初涉藝海的陳美艷常常偷看別人排戲、練功,這樣東一勺西一瓢“舀油”學來的點滴技藝,需要儘快練習、鞏固,於是,陳美艷就得在大夥早晨練功前先自個偷著練,然後再加入集體晨練。演出單位:贛縣文化局、贛南採茶歌舞劇院;資料提供單位:江西省藝術檔案館

職員表

​司鼓: 王愛生​
​​主胡: 鄭訓漢
​配器: ​劉洪忠
​​​劇務: 余國榮陳曉東萬曉萍
​燈光: 袁明吳家禮劉陽
​​​音響: 郭庭願謝鷹
​道具: 曾智輝
服裝: 林家英張先娥舒俊芳
​​化妝: 侯芳
​總策劃: ​ 周英棠胡長林謝亦森尹禮山
​​策劃: 夏之明張秀峰
​​音樂統籌: 尹文華劉洪忠王愛生
​​導演組: 楊書敏張少華陳賓茂謝基晉侯祺幼
​藝術總監: ​曾慶池龍紅
​舞美設計: ​ 張又虹丁毅達
​電腦字幕: 鄧芝芸何曉靜萬少瑋
​​​舞台監督: 侯祺幼楊明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