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貝里·芬歷險記

哈克貝里·芬歷險記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二十世紀著名作家,《哈克貝里·芬歷險記》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深受全世界青少年讀者的喜愛。 小主人公哈克貝里·芬是個孤兒,無人管束,但心底善良,愛憎分明。他幫助黑奴吉姆逃往廢奴區,一路上遇見了各式人等,遭遇了許多艱難險阻,終於獲得了勝利。好朋友湯姆·莎耶的母親要收他作義子,但他不願接受所謂的“教養”,寧願繼續過無人管束的生活,於是又逃了出去。每一個讀者都會為他未來的命運擔心……

基本簡介

哈克貝里·芬歷險記 (作者:馬克·吐溫)
小說中的主人公哈克對黑奴富有同情心,但又受到宗教的欺騙宣傳和種族歧視思想的毒害,因此經常被一個“道德”難題所困擾,根據當時的法律,他應該幫助追捕逃亡在外的黑奴,並把他送還給他的“主人”;但是在他心目中吉姆始終是一個人,而不是一樣“東西”,是人就應該享受人的基本權利,如人身自由、溫飽、正常的家庭生活等,哈克反覆思索著這個問題,最後決心幫助吉姆逃走,哪怕是“下地獄”也義無返顧。
作者又把黑奴吉姆塑造成一個品德高尚、富有人格尊嚴的正面人物,他雖然沒有文化,有時候十分“愚昧”、迷信,但是勇敢堅強,忠誠老實,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不甘心當奴隸,敢於反抗奴役,追求自由。湯姆負傷後,他又甘願冒著失去剛獲得的人身自由的危險,留下來照顧湯姆。作者熱情地謳歌一個卑賤的黑奴的優秀品質,正是對種族主義者所鼓吹的“白人優越論”的嚴正批判,對鼓勵種族歧視、美化蓄奴制的“文明”社會的公開挑戰,在哈克和吉姆這兩個人物身上閃耀著作者人道主義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光輝,從而使這部作品的思想性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作者說明

在本書中,作者用了一些方言土語,即密蘇里州黑人土話;西南邊遠林區最地道的土話;“派克縣”一般性的土話以及這個縣土話中四種略有變化的分支。這些不同色彩的差別,並非作者隨意或想當然地構造出來的,而是嚴謹苦心地記錄的結果,是由於作者通曉這些方言土語,因而是確實可靠的。
我所以作這樣的說明是因為如果不加說明,讀者便可能以為所有這些人物都想說同樣的話,而又沒有能做到,那就不符合事實了①。
①吐溫在本書中大量採用方言土語是本書的特色之一。這大大有利於生動地表現各地的地方色彩和黑人的種族色彩,也大大有利於表現作品中人物的個性化。適當地採用方言土話以鋪敘情節,刻劃人物,而不是單用敘述人語言這一種語言,這乃是文學史上一大進步。
本書出版時,適值方言土話進入美國文學作品達到了“高潮”時期。同類作品有1869年的斯托夫人的《老鄉親》,1871年她的《賽·勞遜的爐邊故事》;愛德華·曷格爾頓1871年的《校長》;勃勒特·哈特1870年的《咆哮營的幸運兒》。這些被通稱為“鄉土文學”,其功績在於打破了東部作家高雅文學的壟斷,更貼近於下層人民的生活、促進了美國文學的繁榮。可見吐溫此書採用方言土語,並為此在卷首發表一個說明,促請讀者在開卷前便注意到本書這個特色,其意義非同一般。這樣重視方言土話以突出人物的個性化以及地方色彩與民族色彩的特色,一直影響到今天美國的文學作品。
對方言土語這個特色,要在翻譯中嚴格遵循原作的一字一句加以表現,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中外語言不同,如果硬譯,結果可能使讀者讀不下去,並使文學的特色幾乎完全消失。過去已有的譯本,有的只好完全放棄表現方言土話這個特色,有的只表現黑人(傑姆)土話的某些特色,對於白人的方言土話特色,難以表現,只好放棄。這個譯本採取後一種路子,並適度地加以變通,以既表現黑人(傑姆)性格,又不致傷害作品的文學性與鑑賞中的可讀性為原則。
閱讀原文的讀者、如果對本書中的方言土語感到興趣,可參閱Harold Beaver《huckleberry Finn》Unwin Critical Library,London,1987,中的有關資料。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原名塞繆爾·朗荷思·克利門斯。生於地方法官家庭,他十二歲喪

馬克·吐溫馬克·吐溫
父,之後便過著獨立的勞動生活,做過印刷所學徒、送報人、排字工、水手等,他還曾去西部找礦幾年,結果空手而歸。後來他當上了維吉尼亞州《事業報》與舊金山市《晨報》的記者,開始用“馬克·吐溫”這一筆名發表通訊和幽默小品。這期間的重要作品有《競選州長》(1870)、《百萬英鎊》(1870)等。七十年代初,馬克·吐溫定居康乃狄克州的哈特福。此後,他寫了一系列長篇小說,其中重要的有《湯姆·索亞歷險記》(1876)、《哈克貝利·芬歷險記》(1884)、《王子與貧兒》(1881)、《傻瓜威爾遜》(1893)等。《哈克貝利·芬歷險記》可以說是他最優秀的作品。
張萬里,已故,北京大學教授。主要譯作有《哈克貝里·芬歷險記》、《大地》(賽珍珠)等。

目錄

第01章 教赫克學文明規矩——華珍小姐——湯姆·莎耶在等候
第02章 兩個孩子逃過了傑姆的搜尋——湯姆·莎耶的幫伙——精心作出的計畫
第03章 全身查看了一遍——主日得勝——“湯姆·莎耶的一次謊話”
第04章 赫克與法官——迷信
第05章 赫克的父親——好父親——改造
第06章 他控告法官柴契爾——赫克決定要出走——政治經濟學言論——折騰
第07章 守候著他——給鎖在木屋裡——把屍體沉下去——歇息
第08章 睡在林子裡——打撈起死者——察勘全島——發現了傑姆——傑姆的出逃——預兆——“巴倫”
第09章 山洞——漂流的屋子
第10章 發現——“老漢克·朋格”——男扮女裝
第11章 赫克和村婦——搜捕——支吾搪塞——去高申
第12章 緩慢的航行——借東西——上破船——歹徒——搜尋小船
第13章 逃出破船——守夜人——沉沒
第14章 快活的時光——後宮——法語
第15章 赫克丟了木筏子——霧中——赫克找回了木筏子——垃圾
第16章 期待——一次沒有惡意的謊話——漂來的錢財——錯過開羅——往岸邊游去
第17章 章黃昏時叫門——阿肯色的田莊——室內陳設——史蒂芬·道林·博茨——詩興
第18章 格倫基福特上校——貴族門第——打冤家——《新約全書》——收回了木筏子——木料堆——豬肉和白菜
第19章 白天停靠——一個天文學說——重振戒酒運動——勃里奇華特公爵——王室遭難
第20章 赫克作解釋——策劃一次戰役——到野營會上去施展一番——野營會上的一名海盜——公爵充當一位印刷工人
第21章 鬥劍操練——哈姆雷特獨白——他們在鎮上四處蹓躂——一個懶散的市鎮——老博格斯——死
第22章 歇朋——看馬戲——在馬戲場裡發酒瘋——驚心動魄的悲劇
第23章 上當——拿國王跟國王比——傑姆想家心切
第24章 披了王袍的傑姆——他們收了個乘客——打聽情況——一家人的悲痛
第25章 “是他們么?”——唱頌歌——光明正大——殯葬酒宴——投錯了資
第26章 一位虔誠的國王——國王的教士——她向他賠不是——在房間裡躲起來——赫克把錢拿走了
第27章 葬儀——滿足好奇心——對赫克起了疑心——薄利快銷
第28章 準備去英國——“這畜牲”——瑪麗·珍妮決計離家——赫克分別瑪麗·珍妮——流行性腮腺炎——冤家對頭
第29章 爭當家屬——國王對丟錢作了解釋——筆跡問題——把屍體從墓中挖出來——赫克逃跑
第30章 國王和他鬧開了——國王勃然大怒——爛醉如泥
第31章 兇險的策劃——來自傑姆的訊息——回憶往事——一頭羊的故事——寶貴的信息
第32章 靜悄悄象過星期天一般——認錯了人——露馬腳——進退兩難。
第33章 一個偷盜黑奴的人——南方的好客風氣——很長的感恩禱告——柏油和羽毛
第34章 石灰桶邊上的小屋——荒唐透頂——爬避雷針——中了魔法
第35章 合乎規矩的逃亡——險惡的策劃——能偷不能偷有講究——深挖洞
第36章 避雷針——竭盡全力——留給後代來完成——一個大大有名的人物
第37章 最後一件襯衫——東張西望——開路的命令——送鬼餅
第38章 紋章——一個高明的督導——難熬的光榮——叫人流淚的花
第39章 老鼠——床上活潑潑的伴侶——用麥秸作替身
第40章 釣魚——警戒委員會——一陣快跑——傑姆主張請醫生
第41章 醫生——西拉斯姨夫——霍區基斯大姐——薩莉姨媽愁死
第42章 湯姆·莎耶受傷——醫生的陳述——湯姆招認——葆莉姨媽來到——把幾封信交給了他們
最後一章 從奴役中解放出來——付錢給囚徒——你們真誠的朋友赫克·芬 
附錄(一) 在木筏子上① 附錄(二) 馬克·吐溫年表 附錄(三) 木筏子的行程 
以下是哈克貝里·芬歷險記第一章和第二章

附錄

附錄(一)

在木筏子上
①當年馬克·吐溫寫《赫克》時,下面這些文字原本是接著第十六章第二段寫的。後來把這部分移入《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諾頓版和企鵝版都把這個名篇收作附錄。我們認為,把這名篇收作附錄,那是做得對的。現收作附錄(一)
為了具體說明大河的貨船上人們言談舉止的派頭,以及如今已經見不到並且人們也難以回憶起來的木筏子上的生活,我要在這裡把一部書中的一章插進來。這部書我在過去時斷時續地寫了五六年了,也許還得寫五六年才能完成。那部書是寫一個沒有知識的鄉下孩子赫克·芬的生活片斷的。這個孩子是我那時候西部一個鎮子上一個醉鬼的兒子。他從虐待他的父親那裡,和一位心地善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乖乖的、講真話的體面孩子而叫他吃盡苦頭的寡婦那裡逃了出來。寡婦的一個黑奴和他一起逃亡。他們找到了一截木筏子(當時正是河裡漲水的盛夏季節),在夜晚漂流而下,白天則躲在樹蔭里——目的地是前往開羅——在那裡,在自由州的中心,他們將會找到自由。可是在一次大霧中,他們不知不覺錯過了開羅。木筏子走啊走啊,可他們開始覺得有點兒不對勁了。於是,那個黑人說服了赫克·芬,叫他朝老遠處就見到的前面一隻絕大的木筏子游過去,乘著一片漆黑,爬上木筏子,去偷聽偷聽人家的談話,以便取得一些訊息。
不過你要知道,一個年輕人,一旦急於要把一樁事情弄清楚,總不肯耐心等候。我們把這件事談了一下。後來傑姆說,天這么黑,這時候下水游到那個大木筏子那裡,爬上去,偷聽偷聽,不會有什麼危險,——大木筏子上的人會講到開羅啊什麼的,因為他們也許會上岸去開開心,再不然,他們反正會派小舟上岸去採辦威士忌、鮮肉什麼的。傑姆有一個對黑奴來說頂呱呱的腦袋:只要需要,他總能搞出個好主意來。
我站起身來,把破衣爛衫一脫,一躍跳進了大河,朝大木筏的燈光那邊游去。慢慢游近了,我就放慢速度,輕輕地、小心地游過去。不過一切順利——劃長槳的地方並沒有人。於是我就順著木筏子旁邊往前游,一直游到和木筏子當中篝火一般齊的地方,這才爬了上去,一步一步往前移,爬到了篝火擋風那邊幾捆木瓦的中間。那裡有十三個人——當然囉,是在上面值班守夜的。一群長得好粗野的傢伙。他們有一把酒壺,一些白鐵杯子,他們把酒壺遞來遞去。其中有一個人在唱歌——你不妨說是在吼,再說,那也不是一支好歌——反正要在廳堂里唱,那是不行的。他從鼻子裡發出吼聲來,把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拖得挺長。他一唱罷,這夥人便一起發出印第安人那種戰時吶喊聲。隨後,他又唱另一首歌。歌詞起頭是這樣的:
我們鎮上有一個娘兒們,
她就住在我們鎮上,
她愛她當家的,愛得親親熱熱,
可就是雙倍地愛一個野漢。
唱啊唱,里囉,里囉,里囉,
里吐,里囉,里萊……唉,
她愛她當家的,愛得親親熱熱,
可就是雙倍地愛一個野漢。
就這么往下唱,一共十四節。唱得可並不高明。他正要另唱一首,有人說,那可是老牛臨死時的哀鳴。另一個人說,“喔,好歹讓我們歇一會兒吧。”另一個人勸他去遛達一會兒吧。他們全都開他的玩笑,惹得他發起火來,一躍而起,把大伙兒臭罵了一頓,說這伙兒全是賊,他能打斷他們的腿。
大家正要對他動手,那邊一個比誰都高大的傢伙跳起來說:
“諸位,請坐著別動。把他交給我,這塊肉該我來吃。”
接著他往空中跳了三下子,每次都把腳後跟碰得咯咯響。他把綴滿流蘇的麂皮上衣一脫,說“你們只當已經整了他一頓就行啦”,一邊把綴滿緞帶的帽子往地上一摔說,“你們只當他已經吃過了苦頭就行啦。”
接著又往空中一跳,又把腳後跟碰得咯咯響,吼道:
“嚯——嚯!我是當年從阿肯色荒野上來的鐵下巴、銅肚子、騎銅馬的殺人不償命的老牌魔王!——瞧瞧我!能叫人突然屈死,到哪兒都能叫人煙絕跡的,便是我!颶風尊我一聲爵爺,地震尊我一聲貴人,霍亂是我半個兄弟,天花是我娘家的至親!好好看我一眼吧!我身體健壯的時候,一頓早餐要吃十九條鱷魚,一桶威士忌酒。有病的日子裡,一頓要吃一筐響尾蛇,外加一個死人。我看一眼,能叫千年岩石裂成兩半。我一開口,就把雷聲壓了下去!嚯——嚯!大家往後退,看我有多大力氣,就給我騰出多大地方來!我天生愛喝的是血,臨死的人哀哀的哭聲,對我的耳朵來說,是一聲聲音樂!各位,好好看我一眼!——趴下身子,憋住氣,眼看著我要大發其威啦!”
他一邊大吹特吹,一邊搖頭晃腦,神氣象凶神惡煞。他繞著一個小小的圈子轉來又轉去。還把袖口往上一拉,腰一挺,拳頭拍打著胸膛說,“諸位,瞧著我!”這套一耍完,便跳將起來,腳後跟咯咯咯碰了三下子,吼叫一聲“嚯——嚯!
我是天下最兇惡的冒失鬼,殺人不眨眼!”
接著,那個惹起這場爭吵的人把他那頂寬邊舊帽歪過來遮住右眼,然後朝前躬下腰,彎著脊背,屁股往後蹶得老高,一對拳頭從前胸伸出去,收回來,圍著小圈子轉了三圈,挺胸疊肚,喘著粗氣。接著身子一挺,往上一跳,腳後跟咯咯咯響了三下子,然後落地(大伙兒大聲叫好),他又吼叫了起來:
“嚯——嚯!把你的頸子低下來,趴在地下吧,因為悲哀的王國正臨到人間!把我按在地上吧,因為我自己已經感覺到,我身上那股威力快要發作出來啦!嚯——喔!我是魔鬼的兒子,可別讓我發作出來啊!喏,這兒是遮陽鏡,大伙兒快戴上。①諸位,可別打算用肉眼看我!我要是玩兒的話,就拿地球的經緯線當做大魚網,把大西洋里的鯨魚一網打盡!我用閃電抓我的頭皮,我用雷聲給我催眠!我冷的時候,就跳到墨西哥灣暖流里洗個澡;我熱的時候,就喚來一陣赤道風暴來給自己煽一煽;我渴了,就朝天上伸出頭去,把一團烏雲吸乾,象吸海綿一個樣;我餓著肚子週遊地球時,我足跡所到之處,饑荒就跟在後面!嚯——喔!把你的頸子低下來,趴在地上!我用手遮住太陽的臉,地球上就頓時成了黑夜;我在月亮上啃一塊,就能叫季節加快更迭;我身子一抖,就叫山嶽崩坍!你看我,得用皮子蒙上眼睛才行,可別用肉眼!我可是個鐵石心腸的人,肚皮好象一個鐵鍋爐!屠殺掉一個個孤零零的村落,那是我的逢場作戲!消滅一個個民族,那是我平生正經的行當!廣漠無垠的美利堅大沙漠,是我圈定的私產,我把我家的死人埋在自己的地產上!”他跳了起來,把腳後跟咯咯咯碰了三下子,這才落下(大伙兒再一次為他歡呼),他一邊落下,一邊吼叫:“嚯——嚯,低下你的頸子,趴在地下,因為大災星的兒子快要來臨!”
--------
①黑恩詳註本註:直視太陽時用來保護眼睛的眼鏡。在這場吹牛比賽中,鮑勃把自己吹成有過人力氣的凡人,而此人則吹自己是能呼風喚雨,支配宇宙的神。
接著那另外的一個又轉起了圈子,大吹特吹起來——也就是開頭的那一個——人稱鮑勃的。接著,大災星的兒子再一次插了進來,並且吹得更神啦。隨後,兩人同時間吹了起來,繞著彼此的身子轉啊轉,各人伸出拳頭,差點兒打到對方的臉上,並且象印第安人那樣大叫大吵,隨後鮑勃大罵那個大災星之子,大災星之子也大罵鮑勃。再下來,鮑勃把一大堆粗俗不堪的詞語往他頭上倒,大災星之子以更加難聽的詞語回罵。接下來,鮑勃把大災星的兒子那頂帽子打掉了。大災星之子撿了起來,把鮑勃那頂滿是緞帶的帽子一腳踢到了六英尺開外。鮑勃走過去,撿了起來,一邊說,儘管放心,事情不會就此完結,他本人從來不會忘掉什麼,寬恕什麼,所以大災星之子得好好留神,時辰一定會到,只要他活著,就得用他自己身上的鮮血償還這筆債。大災星之子回罵說,誰也不會比他更歡迎這樣的時辰來臨,此時此刻,他可要對鮑勃進個忠告,從此以後,別再冤家路窄,撞上了他。因為他要不是叫人家流盡鮮血,是決不罷休的。這是他生性如此。只是這一回看在鮑勃家裡人的面子上——如果他還有個家的話——姑且饒了他一命。
兩人分頭朝相反的方向退走,一邊吼叫,搖晃著腦袋,吹說他們打算著如何如何。不過有一個長著黑黑的小鬍子的傢伙跳了出來說:
“回這兒來,你們這一對不出息的膽小鬼,我可要把你們兩個揍一頓!”
他並且說到做到。他把他們一把抓住,推推搡搡,踢來踢去,一次又一次打得他們趴倒在地下,連爬起來都來不及。這樣才只兩分鐘,他們就象狗一般求饒——在旁的一夥人便從頭到尾在大吼大笑,掌拍個不停,大叫“上啊,殺人不眨眼的魔王!”“嘻!他又挨揍了,這個大災星之子!”“好樣的,小但維!”這一場鬧熱一剎那間可幹得漂亮。鮑勃和大災星之子挨揍以後,鼻青嘴腫,眼睛也黑了。小但維逼著他們承認自己是小偷、膽小鬼,甚至不配和狗一起吃東西,和黑奴一起喝水。隨後,鮑勃和大災星之子握手講和,神色莊重,還說他們從今彼此相互敬重,願意讓過去的從此過去,重新開張。於是他們用河水洗了臉。正在這時,只聽得一聲令下,叫大家準備過一道橫水道,有些人便往前去掌前長槳,其餘的往後邊去掌後長槳。
我伏在那裡不動,等了十五分鐘,還撿起了人家丟在我近處的一隻菸斗,抽了一口煙。隨後,橫水道過了,大伙兒拖著沉重的步子回到原地,輪流喝了一口酒,然後又唱了起來。隨後有人取出一隻舊了的提琴,有一個人彈了起來,另一個人跳著黑人倫巴舞,其餘的人跳起大河貨船上流行的老式黑人舞。可是他們要不是提提神,那是跳不長久的。於是又圍著酒罐坐了下來。
他們唱著“我愛快樂的木筏上的生活”,中間還有興高采烈的合唱。隨後談起了各種的豬有何不同,習性如何各異。接著談到了女人以及如何各個不同。接下來講到房子一旦著火,如何才能最有效地滅火。又講到對印第安人最好該如何對付。又講到一個國王該幹些什麼,他能有多少財富。又講到怎樣能惹得貓打架。又講到一個人突然昏倒了該怎么辦。又講到清水河和渾水河有什麼不一樣。大伙兒把他叫做埃特的人說,渾濁的密西西比河水,喝起來比俄亥俄河清清的水來得養身體。他說,如果讓一品脫的密西西比河黃黃的水沉澱下來,底上就會有一英寸的一半到四分之三的泥。這要看是河上哪一帶舀上來的。這樣的水並不比俄亥俄河上的水強一些——你只要不停地攪動就行,——河水淺時,手邊就得備好泥和進去,讓它象正常一般的那樣稠。

附錄(二)

馬克·吐溫年表
1835.11.30 賽繆爾·朗赫恩·克萊門斯(馬克·吐溫)生於密蘇里的佛羅里達,父約翰·馬歇爾·克萊門斯,母珍妮·蘭蒲頓·克萊門斯。賽繆爾是他們第五個孩子
(約翰·克萊門斯為一低級的地方法官,收入微薄——譯者)
1839年秋 全家遷居密蘇里的漢尼拔(當時人口450人)。
1843.3.24 約翰·克萊門斯死於肺炎。
(從12歲——1847年起,家世寒微的賽繆爾·克萊門斯當過印刷所學徒、報童、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記者等——譯者)
1852.5.1 《拓殖者大吃一驚的花花公子》發表于波士頓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這是賽繆爾·克萊門斯的處女作。
(自學的馬克·吐溫在印刷所當學徒、排字工人時,即開始練筆,發表這個處女作時年17歲。——譯者)
1859.4.9 賽繆爾·克萊門斯成了密西西比河上的領港。
1861年春 內戰爆發,賽繆爾·克萊門斯離開了密西西比河領港工作,參加了南方的叛軍。
(馬克·吐溫出生前15年,密蘇里作為蓄奴州參加了聯邦。馬克·吐溫家世寒微,但仍曾有過一個黑奴。馬克·吐溫從小生長在蓄奴的環境裡。馬克·吐溫參加南方叛軍的時間極短,一說為兩周左右,參加的並非正規軍。——譯者)
1861.7.18 前往西部的內華達(時為準州)作為該州州長秘書即其兄奧里翁的助手。其兄一貫反對蓄奴,支持林肯。他這個新職是林肯對他的酬勞。
1861年秋—1862年夏 加入了當時西部的“淘金潮”。
1862.8 任維吉尼亞城《事業報》的專業記者和專欄作家。
(時年27歲,從此獻身寫作,近半個世紀——譯者)
1863.2.2 第一次採用筆名馬克·吐溫。(原意是“兩潯”,水手術語,水深兩潯,即十二英尺,輪船可以安全通過——譯者)
1864.6 移居舊金山,在《晨報》工作。開始為《舊金山人》寫稿,時主編為小說家勃勒特·哈特。
1865.11.18 紐約的《星期六郵報》發表了馬克·吐溫的《卡拉維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各處紛紛轉載,馬克·吐溫開始在國內取得名聲。
1866.3.7 馬克·吐溫作檀香山之游。他與《薩克拉門托聯盟》訂了契約,為之撰寫旅遊通訊。
1866.10.2 馬克·吐溫在舊金山發表以幽默為基調的演講,講述夏威夷之行,這是馬克·吐溫初次作為公共講壇上的演講人出現於講壇上。
1866.12.15 馬克·吐溫前往紐約,作為《阿爾達——加利福尼亞》的通訊員。他經過一次艱苦的旅行,在1867.11.2到達紐約。
1867.4.25 查爾斯·韋勃出版了馬克·吐溫的第一本書《卡拉維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和其它隨筆》。
1867.6.8 馬克·吐溫作為《阿爾達——加利福尼亞》的記者搭乘《奎克城》號輪,作歐洲之行,該船為一遊艇,乘客為一些有錢的美國人,計畫遊歷地中海,為期五個月。
1867.11.21 康涅狄克州哈特福特的美國出版公司出版曷里夏·勃里斯約馬克·吐溫就遊歷歐洲之行寫一本書。
1867.12.27 馬克·吐溫認識了《奎克城》號上一位同船旅客的妹妹奧莉薇婭·蘭頓。
1868.11.17 馬克·吐溫作第一次的國內演講旅行,在克里弗蘭特首次講《美國人在國外的暴行》。
1869.7 馬克·吐溫的《傻子國外旅行記》出版,發行者為易里夏·勃里斯。
1869.8.14 馬克·吐溫成為布法羅《快報》的老闆之一,這是由於其後來的老丈人傑爾維斯·蘭頓支持的緣故。
1869.11 馬克·吐溫到波士頓作演講,在那裡結識了作家豪威爾斯(著名刊物《大西洋月刊》主編)。豪威爾斯從此成為其文學上進忠告者與友人,前後達四十年。
1870.2.2 與奧莉薇婭結婚。地點在紐約的埃爾彌拉。
1870.7 馬克·吐溫與美國出版公司的易里夏·勃里斯訂了契約,寫一本有關內華達和加利福尼亞的書,六個月內交稿。
1870.8.6 岳父傑爾維斯·蘭頓患癌症逝世,女兒、女婿隨侍在側。
1870.11.7 奧莉薇婭生一子,起名蘭頓。
1871年秋 全家遷至康涅狄克州的哈特福特。
1872.2 《艱難歷程》由勃里斯的美國出版公司出版。
1872.3.19 生第二個小孩。是個女孩,起名奧莉薇婭·蘇珊,愛稱為蘇茜。
1872.6.2 子蘭頓·克萊門斯患白喉,不治逝世。
1873年冬 馬克·吐溫與作家查爾斯·特德雷·華納合作,寫了《鍍金時代》。華納為其在哈特福特的鄰居。
1873.12 《鍍金時代》出版。發行者為美國出版公司的勃里斯。
(為美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起一個幽默而諷刺的名字,並為世人所認同,尚乏先例——譯者)
1874.6.8 第二個女兒克拉拉出生。
1874年夏 馬克·吐溫開始寫《湯姆·莎耶歷險記》,並把《鍍金時代》編成劇本。當時是在紐約的埃爾彌拉附近的夸雷農莊。
1874.9 全家搬進在哈特福特陳設講究的新居,有十九個房間,地點在發敏頓路351號。本月16日,《鍍金時代》在紐約上演,由著名喜劇演員約翰·特·雷蒙飾主角賽勒斯。演出大獲成功,馬克·吐溫每個月收益900元,一直演到冬天。
1875.1 《密西西比河上昔日的時光》共七篇,其第一篇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
1876.1 《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歡節上的罪行紀實》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
1876年夏 馬克·吐溫開始寫《赫克爾貝里·芬歷險記》,地點在夸雷農莊。
1876.10 與勃勒特·哈特合作寫喜劇《阿星》。十二月完成,但兩人的友誼從此難以維持。
1876.12 《湯姆·莎耶歷險記》由勃里斯出版。時間是在交稿後一年以上,這樣就沒有能趕上聖誕節的好生意季節。馬克·吐溫開始考慮換一家出版商出版其著作。
1877.7.31 《阿星》在紐約的“第五條街劇院”演出。
五周后停演,演出者在錢財上有虧損。
1877.11 開始寫《王子與貧兒》。
1877.12.17 馬克·吐溫作了其著名的“祝惠基埃生日”的演講。
(即抨擊“斯文傳統”的著名演講——譯者)
1878年春—1879年夏 全家往歐洲旅行,特別是遊了德國。為《國外旅遊記》收集了材料。
1880.3 《國外旅遊記》出版。出版者為美國出版公司的勃里斯。
1880.7,26 琪恩·克萊門斯出生——乃馬克·吐溫夫婦第四個孩子,也是其最小的一個孩子。
1881.4 馬克·吐溫任命其侄兒子查爾斯·勒·惠勃斯特為其業務上的經理。
1881.12 《王子與貧兒》出版。出版者為波士頓的詹姆斯·勒·奧斯谷特。
1882.4 馬克·吐溫重訪密西西比河上,以便為其《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的下半部收集材料。他遍訪密西西比河流域,一直到五月底。
1883年夏 馬克·吐溫在夸雷農莊完成了《赫克爾貝里·芬歷險記》的寫作。《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由奧斯谷特出版。
1884年冬 為了能更好地掌握其作品的出版事宜,馬克·吐溫開辦了查爾斯·勒·惠勃斯特出版公司。
1885.2.18 《赫克爾貝里·芬歷險記》由惠勃斯特出版公司出版。
1885.3 麻省康谷爾頓的圖書委員會稱《赫克爾貝里·芬歷險記》為“無聊之作,只能供貧民窟閱讀”。不得放在書架上,從而開始了禁書的一段歷史,其影響直至今日。雖然如此,到五月份時,《赫克》出售了五萬一千本。
(按,這樣的禁書是個別單位的,並非全國性的——譯者)
1885.12 惠勃斯特公司出版了《格蘭特回憶錄》,格蘭特一家收益四十萬元,使得他們能免於破產。馬克·吐溫也深信自己有經商的天才。
(格蘭特將軍,1869—1877任總統。格蘭特與馬克·吐溫交誼較深——譯者)
1886.1 馬克·吐溫開始寫《在亞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國佬》。
1886年秋 買下潘琪排字機公司一半的股票,答應承擔房屋建築、機器製造及銷售的全部費用。
1889.12 《在亞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國佬》由惠勃斯特出版公司出版。馬克·吐溫取得潘琪排字機公司的全部股權,先付十六萬元。除這以外,以後十七年中每年付二萬五千元。
1890.10 珍妮·克萊門斯逝世,享年九十歲。
1891年春 克萊門斯一家把其在哈特福特的住宅空關了起來,前往歐洲,希望藉此節省開支。在這以後九年中,大半時間住在國外。
1894.4.16 《湯姆·莎耶在國外》由惠勃斯特公司出版。
1894.4.18 馬克·吐溫宣告破產——原因是馬克·吐溫在十四年前投資於潘琪排字機公司後銷路一直打不開。其法律顧問設法把馬克·吐溫著作的著作權歸到了奧莉薇婭的名下。
1894.11 《傻瓜威爾遜》由美國出版公司出版。
1895.7 馬克·吐溫開始其環球演講計畫,以便籌款償還債務。第二年將到太平洋西北部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錫蘭、印度和南非等國作演講。
1896.5 《冉·達克》由哈潑公司出版。
1896.8.18 單身一人住在英格蘭,得悉愛女蘇茜在哈特福特死於腦膜炎。
1896.11 《偵探湯姆·莎耶》由哈潑公司出版。
1897.11 《赤道遊記》由美國出版公司出版。
1898.11 馬克·吐溫償清了所有的債務。(“美國反帝國主義联盟”1898年6月成立,馬克·吐溫是領導人之一——譯者)
1900.10.15 馬克·吐溫返回美國。
(1900年11月23日,馬克·吐溫在紐約勃克萊博物館內舉行的公共教育協會上發表演講,當時八國聯軍侵略我國,並火燒圓明園,其藉口是義和團事件。馬克·吐溫在演講中的名言是“中國人不需要外國人,在這一點上,我任何時候都是和義和團在一起的。義和團是愛國者。我祝願他們成功。義和團要把我們趕出他們的國家。我也是義和團”——譯者)
1901.2 《致坐在黑暗中的人》在《北美評論》上發表。
(這是馬克·吐溫反對帝國主義在世界各地實行侵略的名篇——譯者)
1904.6.5 奧莉薇婭·克萊門斯死於心臟病。
1904年秋 馬克·吐溫遷居第五條街21號,在這裡住家達四年。
1905.12.5 哈潑出版公司舉行盛宴,祝賀馬克·吐溫七十壽辰。客人中有各色人,象有作家薇拉·卡塞,有煤油大王卡內琪等,都向馬克·吐溫熱忱祝賀。
1906.1 馬克·吐溫正式約請阿爾勃特·比琪羅·潘恩為其作傳記。
(1906年馬克·吐溫支持高爾基來美為1905年開始的俄國革命籌款。馬克·吐溫說,“從出身、教養和信仰,我總是同情革命的。”——譯者)
1907.6 馬克·吐溫由牛津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英王愛德華二世在溫莎故堡設宴款待馬克·吐溫。
1908.6 馬克·吐溫移居新寓所,這裡也是他最後的寓所。地點在康涅狄克州勒亭的斯篤姆菲爾特,為義大利式的別墅。
1909.10 克拉拉·克萊門斯嫁給鋼琴家奧西浦·卡勃里格維區。兩人作歐洲之行。馬克·吐溫與其女琪恩在家中。
1909.12.24 琪恩·克萊門斯在一次洗澡時發了癲癇病,不治逝世。
1910年冬春 馬克·吐溫健康惡化。
1910.4.21 馬克·吐溫因狹心症不治逝世。

附錄(三)

木筏子的行程
地點(括弧內為真實地名) 與前一程的距離 所花時間 耽了多久
聖彼得堡(密蘇里的漢尼拔) 0
傑克遜島(格拉索克島) 0
聖路易(在密蘇里州) 139.5英里 31小時 4天
波司渡(密蘇里的貝恩橋) 128 28.5小時 8天
華爾特·司各特(船名) 2英里 1 28天
西岸的村莊(密蘇里的基拉度角) 8英里 2小時 8天
開羅(在伊利諾州) 約45英里 約10小時 10天
東岸的村莊(肯德基州的哥倫布) 約62英里 約14小時 12天
東岸嶺上的村莊(肯德基州的希克曼) 約20英里 約4小時 13天
格倫基福特農莊(田納西州) 約30英里 約8小時 14天(格倫基福特事件也可能經歷三周)
國王與公爵上船 100-300英里 3-4天
博克維爾 34英里 1天
阿肯色州的勃里克斯維爾(幾乎可肯定為路易斯安那州) 至少四天四夜
威爾克斯村(密西西比州) 1天1晚
比克斯維爾(路易斯安那州或密西西比州) “好多好多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