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文化的理論與實踐

和諧文化的理論與實踐

《和諧文化的理論與實踐》針對當前文化現狀中存在的問題,系統探討了建設和諧文化五個方面的內容,並提出可操作的具體措施,以期對我國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深入開展有所裨益。本書系統全面,基本上涵蓋了十六大以來黨的重大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的偉大成果;作者陣容強大,國內各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參與了研究撰寫;研究深入紮實,比較準確地理解、把握和闡述了黨的創新理論的豐富內涵。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和諧文化的理論與實踐和諧文化的理論與實踐
建設和諧文化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戰略任務,是當前文化工作的主題。本書著眼於全球化進程中文化多樣性訴求和國內構建和諧社會中對和諧文化的必然要求,挖掘了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和馬克思主義文化中的和諧資源,揭示了和諧文化的基本內涵、基本特徵以及建設的基本原則,力圖準確把握和闡釋和諧文化的基本理論問題,提出並論證了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撐、和諧文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和諧文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力保障的觀點,闡述了建設和諧文化的戰略意義。針對當前文化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本書系統探討了建設和諧文化五個方面的內容,並提出可操作的具體措施,以期對我國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深入開展有所裨益。

作者簡介

張小平,哲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文化與哲學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哲學文化思潮、當前文化領域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等。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主持多項院級、所級重點課題。出版專著《中國之民主精神》,在《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動態》等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和諧文化的歷史考察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資源
(一)“和諧”的基本命題
(二)“和諧”的主要內涵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諧”思想資源
(一)西方哲學中的“和諧”思想
(二)西方古典經濟學中的自然和諧思想
(三)西方社會學中的社會和諧思想
(四)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和諧制度”理想
三、馬克思主義文化中的“和諧”思想資源
(一)只有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和諧
(二)社會主義文化是全人類文化的合乎規律的發展
(三)中國共產黨人對和諧理想的追求和發展
第二章和諧文化的基本內涵和主要特徵
一、“和諧文化”概念的提出
(一)“和諧文化”的提出是我們黨的理論創新
(二)國內背景:和諧社會呼喚和諧文化
(三)國際背景:文化多樣性挑戰全球化
二、和諧文化的基本內涵
(一)和諧是一個辯證法的概念
(二)和諧文化是要在多樣性中尋求統一性
(三)和諧文化是人類追求的共同價值和理想境界
三、和諧文化的主要特徵
(一)民族性與現代性的辯證統一
(二)多樣性與主導性的辯證統一
(三)理想性與現實性的辯證統一
第三章和諧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
一、一元主導的原則: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
(一)文化多樣、價值多元並存的現實狀況
(二)文化多樣化是文化發展活力的保證,是建設和諧文化的前提
(三)多樣化的文化和價值觀念需要統一性、需要一元主導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和諧文化建設的根本
(五)一元主導與文化的多樣化發展並行不悖
二、繼承發揚的原則:會通古今,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
(一)繼承與發揚是文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全球化時代文化自覺的首要條件
(二)傳統“和諧”思想的歷史意義
(三)傳統“和諧”思想的時代意義
三、開放借鑑的原則:融會中西,借鑑西方文化中的優秀成果
(一)交流與融合是全球化時代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全面準確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
(三)在和諧文化建設中吸收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
四、批判鑑別的原則:對待古今中西文化要保持批判的高度
(一)文化的吸收和借鑑必須以理性的批判為前提
(二)對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和諧”思想的批判
(三)對西方文化的鑑別與批判
五、開拓創新的原則: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全盤西化
(一)文化綜合創新論
(二)和諧文化建設重在創新
第四章和諧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
一、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撐:和諧文化與和諧社會
(一)和諧文化建設有利於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二)和諧文化建設有利於化解社會矛盾、整合社會力量
(三)和諧文化建設有利於促進人的自我和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二、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和諧文化與科學發展觀
(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及其意義
(二)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和諧發展
(三)和諧文化建設有利於人們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有力保障:建設和諧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人對物的依賴”:市場經濟固有的局限性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物化關係及其負面影響
(三)和諧文化對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五章和諧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上)
一、在多元文化環境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一)當前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面臨的嚴峻挑戰及其原因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毫不動搖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具體有效途徑
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文明道德風尚
(一)“衣食足”並非“知榮辱”:轉型期中國人的道德困惑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和諧文化的道德支撐
(三)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有效途徑
第六章和諧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下)
三、加強文藝建設,營造良好的文藝生態環境
(一)當下的文藝現狀
(二)加強文藝建設是和諧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三)努力營造良好的文藝生態環境
四、加強傳媒建設,營造良好的思想輿論氛圍
(一)大眾傳媒在和諧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二)目前傳媒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
(三)在和諧文化建設中發揮大眾傳媒作用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
五、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升中國文化實力
(一)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對於和諧文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二)當前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三)加強文化實力,提升綜合國力

前言


程恩富
十六大以來,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特徵,中國共產党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創新。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又提出了建設和諧文化的戰略任務。和諧文化建設之所以具有戰略意義,就在於它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思想理論支撐。
“和諧文化”提出以來,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闡發,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理論觀點,但在對“和諧文化”的理解上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人主張要用“和諧哲學”代替“鬥爭哲學”,用“和諧論”代替“矛盾論”,這顯然是將“和諧”與“矛盾”、“鬥爭”割裂開來,完全對立起來,並不符合辯證法。還有人說西方文化是“鬥爭”文化,中國文化是“和諧”文化,這顯然是對中西文化的一種片面理解。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文化與哲學研究室的研究人員在近一年時間裡,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深入鑽研,分工合作,對和諧文化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和諧文化的理論與實踐》一書就是他們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作為一項探索性的研究成果,我認為該書有以下幾點值得肯定和引起重視:
其一,論證了和諧文化是人類追求的共同價值和理想境界。該書通過考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西方文化中的和諧思想以及馬克思主義文化中的和諧思想,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歷史上和諧思想的發展脈絡,人類在不同歷史時期對和諧理想追求的思想軌跡,說明和諧不僅是中國文化,而且是西方文化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在漫長的階級社會中,這種理想只能是烏托邦的空想,只有社會主義社會才有可能把它變成現實,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指明了由空想到現實的正確道路。
其二,揭示了和諧文化的辯證內涵。該書將和諧概念納入唯物辯證法的範疇之中,論述了和諧與差異、矛盾、鬥爭的關係,指出和諧是矛盾中的和諧,是“和而不同”,是多樣性的統一,矛盾論與和諧論並不是對立的關係。和諧文化就是要辯證解決一元與多元的關係,辯證解決民族性與現代性、多樣性與主導性、理想性與現實性的關係,在多樣性中尋求統一
性,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尤其是作為該體系靈魂的馬克思主義來一元主導,並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
其三,闡明了和諧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該書從分析全球化進程中文化多樣性挑戰全球一體化的國際大背景,到分析國內構建和諧社會對和諧文化的必然要求,闡明了提出“和諧文化”這個概念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理論創新,標誌著文化戰略上的調整。該書認為,建設和諧文化,既是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現實針對性的文化提升,也是對
全球化過程中文化多樣性訴求的積極回應。它符合文化發展的規律,必將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其四,提出了和諧文化建設的具體原則。該書提出了一元主導的原則、繼承發揚的原則、開放借鑑的原則、批判鑑別的原則、開拓創新的原則,是對馬克思主義“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批判繼承,綜合創新”的文化方針的具體化,為和諧文化建設中如何正確處理各種文化的關係提供了具體的指導原則。這與我提出的“國情為據、世情為鑑,馬學為體、西學
為用、國學為根”的思想總則,也是吻合的。
其五,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該書針對當前文化發展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分別從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營造良好的文藝生態環境、加強傳媒建設、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五個方面,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可操作的具體措施。
我相信《和諧文化的理論與實踐》一書的出版,必將推動和諧文化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和諧文化建設積極健康地向前發展,為化解社會矛盾、推動社會更加和諧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和指導。
2007年9月
於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