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成語,讀音: hé ér bù tóng 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出自《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有同名圖書錕斤拷。真正的朋友應該通過交換意見、溝通思想而求得共識;即使暫時統一不了思想也不會傷了和氣,可以經過時間的檢驗來證明誰的意見更為正確;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並不尋求時時處處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對方有其獨立的見解,並不去隱瞞自己的不同觀點,才算得上赤誠相見、肝膽相照。我們知道,學術之爭的本意是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碰撞而去偽存真,促進學術的發展;而門戶之見則是無原則地堅持和捍衛自己學派的觀點,將學術之爭演變為利益之爭:顯而易見,後者已由人格的異化擴展到了學術的異化,而異化的根源,就在一個“利”字。

基本信息

概要

發音 hé ér bù tóng

釋義 和:和睦; 同:苟同。 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出處 《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語法 複句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境界所在

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在先秦時代,“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種有差別的、多樣性統一,因而有別於“同”。比如烹調,必須使酸、甜、苦、辣、鹹調合在一起,達到一種五味俱全、味在鹹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樂,必須將宮、商、角、徾、羽配合在一起,達到一種五音共鳴、聲在宮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樂:反之,如果好鹹者一味放鹽,好酸者拚命倒醋,愛宮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後果便不難構想,也不堪構想了。因此,早於孔子的晏嬰就曾說過:“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專一,誰能聽之?”(《左傳·昭公二十年》)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基礎上,孔子將“和”與“同”的差別入到人際關係的思考之中,於是便有了《論語·子路》中的那句話。

在我理解,所謂“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所謂“同而不和”則是指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某一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這本是極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應該通過交換意見、溝通思想而求得共識;即使暫時統一不了思想也不會傷了和氣,可以經過時間的檢驗來證明誰的意見更為正確;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並不尋求時時處處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對方有其獨立的見解,並不去隱瞞自己的不同觀點,才算得上赤誠相見、肝膽相照。但是,那些營營苟苟的小人卻不是這樣,他們或是隱瞞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見風使舵;更有甚者,便是黨同伐異、以人劃線:凡是“朋友”的意見,即使是錯了也要加以捍衛;凡是“敵人”的觀點,即使是對的也要加以反對。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就劃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幫派。其“朋友”的真正意義也便蕩然無存了。

或許,這種“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於一種生存的需要。在有些人看來,孤立的個體是很容易吃虧和受到傷害的,如果不加入某個幫派、不擠進某個圈子,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殊不知,這種安全感的獲得卻是以犧牲獨立的人格和尊嚴為代價的。當一個人連真實的思想都不敢表達,連自己的見解都無權具備的話,這個人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更有甚者,這種“同而不和”的行為方式不僅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也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滲透到了學術領域。其結果,便是把學術之爭變成了門戶之見。我們知道,學術之爭的本意是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碰撞而去偽存真,促進學術的發展;而門戶之見則是無原則地堅持和捍衛自己學派的觀點,將學術之爭演變為利益之爭:顯而易見,後者已由人格的異化擴展到了學術的異化,而異化的根源,就在一個“利”字。正像古人所指出的那樣。“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宋,歐陽修《朋黨論》) “君子論是非,小人計利害”(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與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並不十分注重人際往來中的利益糾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卻勇于堅持立場;真正的君子並不十分計較人際往來中的是非恩怨,但卻能在正視不同意見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因此,真正的君子或許也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

這,也便是“和而不同”的境界所在。

補充

“和而不同”的觀念在中國古代早就產生了,它可以說是典型的中國哲學智慧。“和而不同”較早出於《國語·鄭語》,“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以和五味以調口,剛四支以衛體,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這裡講的是金木水火土相合生成萬物,酸甜苦辣鹹五種滋味滿足人們口味,協調六種音律來悅耳,端正七竅來服務於心智。意思是說,多種因素相互配合、協調來組成新的事物或達到理想的效果。相反,只有一種聲音談不上動聽的音樂,只有一種顏色構不成五彩繽紛的景象, 只有一種味道稱不上美味。也就是說,只有允許不同的事物存在,才能形成五彩繽紛、繁榮向上的局面;否則便陷入單調、乏味乃至死亡的境地。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在為人處世方面,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既堅持原則又不排斥不同意見,在相互爭論辯解中達成共識。在中國古代,“和而不同”也是處理不同學術思想派別、不同文化之間關係的重要原則,是學術文化發展的動力、途徑和基本規律。中國古代的許多學者都對“和而不同”的學術文化發展規律已有相當深刻的認識,作過不少精闢的論述。從哲學意義上理解,“和而不同”富有深刻的含義。“和”即統一,和諧,它是抽象的,內在的;“不同”是具體的,外在的。容“不同”,才能達到“和”的境界。現實中,“和而不同”就是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不強求一致,承認、包容乃至尊重差異,以達共存共榮。

歷史

出處:《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引證解釋:

晉·夏侯湛《東方朔畫贊》:“染跡朝隱,和而不同。”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和而不同,通而不雜。”

圖書信息

左丘明:《國語》,商務出版社,2005年,第253頁。

王煒譯註:《《論語》通譯》,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第180頁。

圖書

書 名: 和而不同

作者:錢林森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5-1

ISBN: 9787305055614

開本: 16開

定價: 42.00元

內容簡介

對談往往比專著更能觀察到思想的表情。29次會心交流,長達十年充滿激情、迸發出思想火花的鮮活的跨文化對話,是極富特性、思想敏銳的東方採集者錢林森教授,與當今法國(和歐洲)文化界知識精英、文學批評家、思想家和漢學家,頂級的華裔藝術家、翻譯家傾心交談、共同展示“他者”躍動、鮮活的文化精魂的非凡實錄,對話雙方既十分激賞法國文化的偉大因素,又高度肯定東方文明的卓絕價值,以清明理性和熾烈情愫彰顯:未來不該是衝突和對抗而理應為交流和對話的新世紀的感人情懷,是本書最富魅力的品質。

“知人”“自知”,匯集古今,多元融通。走進中法文化使者對話的世界,聆聽他們對人類文明發展新格局深邃的思考和卓見,汲取他們在推進東西文化交融發展征途中新的經驗和發現,相信對圈裡和圈外的讀者都將有新鮮的啟迪和補益。

作者簡介

錢林森,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國際雙語論叢《跨文化對話》執行主編,曾出版《中國文學在法國》、《法國作家與中國》、《法國作家與中國文化》等專著,及當代中國女作家短篇小說選《天生是個女人》、《文化:中西對話中的差異與共存》、《20世紀法國作家與中國》等法文著述,主編或參與主編《中國文學在國外》、《外國作家與中國文化》、《法國文化史》、《走近中國》、《二十一世紀世界文化熱點》等多種跨文化叢書。

圖書目錄

序樂黛雲

尋求理性的理解——讀錢林森先生《中法文化對話集》袁筱一

中西方哲學命運的歷史遇合——程抱一:《天一言》及其他

中西方文化第一次實質性的接觸——謝和耐:關於《中國和基督教》

讓“他者”的感覺升華,構築中西對話的橋樑——程艾蘭:我怎樣寫《中國思想史》

尋找新的思維起點——弗朗索瓦·於連:我研究中國的路徑和方法

加深與中國的對話——朱莉婭·克里斯特瓦:我與中國

從索非亞到巴黎:我的跨文化探索的旅程——滋維坦·托多羅夫:談談我的學術歷程

阿蘭·佩雷菲特:中西比較文化的現代開拓者——戴鶴白:我所知道的阿蘭·佩雷菲特

揮之不去的“中國情結”——皮埃爾-讓·雷米:我的“中國小說”《火燒圓明園》

中國——瑞典:交流、互動三百年——羅多弼:瑞典與中國

文化轉型與歐洲漢學——馬悅然:我與中國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學結緣

跟錢林森教授漫談文化身份研究——張裕禾:文化身份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文化匯通、精神提升和藝術創造——弗朗索瓦·程:我怎樣躋身法蘭西主流文化

藝術、哲學、宗教及其他——熊秉明:我的雕刻生涯

“我的繪畫是中法文化交換的結晶”——趙無極訪談記

從吳道子到塞尚——朱德群:我的藝術人生

從北京到巴黎:我的跨國創作歷程——山颯專訪

多領域、多學科展開的法國當代漢學研究——戴思博:我的道教和中醫交叉研究

中國古詩悲秋主題的詩學探討——郁白:我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研究

中國古典文學在法國——雷威安:我怎樣翻譯《金瓶梅》、《西遊記》、《聊齋志異》

翻譯:溝通世界文化的橋樑——李治華:我怎樣譯介曹雪芹、巴金和老舍

我與中國當代文學——杜特萊:我怎樣譯介阿城、高行健、莫言

《詩8L歌》與中國現代詩歌介紹——德吉、穆沙訪談記

我之聖一瓊·佩斯研究——訪談米海漪·薩谷特教授

我怎樣發現謝閣蘭——訪談亨利·布依耶教授

沿著謝閣蘭的路徑通向中國——傑拉爾·馬瑟:我如何與中國“結緣”

我怎樣為孩子們寫小說?——瑟奇·布魯梭羅訪談

法國文化史研究新態勢——讓一皮埃爾·里烏先生答錢林森教授問

比較文學方法論及新世紀發展前景——謝弗萊爾教授訪談

借東方佳釀,澆西人塊壘——弗朗索瓦·程:關於中法文學關係研究

跋錢林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