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桃花詩序

《和桃源詩序 》 蘇軾 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考淵明所記,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則漁人所見,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 又雲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 舊說南陽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餘家,飲其水皆壽,或至百二三十歲。 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孫者。 道極險遠,生不識鹽醢①,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龍蛇,飲其水,故壽。 近歲道稍通,漸能致五味,而壽益衰,蓋其比也。 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則已化為爭奪之場久矣。常意天地間若此者甚眾,不獨桃源。

注釋

①醢(xī):醋。

譯文

世上所傳的桃花源這件事,很多都誇大其詞。 考察陶淵明所記載的,都說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戰亂來到這裡,那么漁人所見的都是避亂人的子孫,不是其人,所以說並非那個秦朝人是不死的。 又說殺雞作為食物,哪裡有仙人殺生的? 以前說南陽有菊水,水質香甜,住了三十多家人,喝那裡的水都長壽,有的活了一百二三十歲。 四川青城山那裡有個老人村,據說五世同堂。 道路極其危險遙遠,活著的時候不吃鹽和醋,而且溪水中有很多枸杞,它的根彎彎曲曲像龍和蛇一樣,喝了那的水就會長壽。 近些年道路稍微通常,逐漸能夠接觸到日常的調味品,故而壽命減短,所以這就和外面的人壽命差不多了。 當武陵太守得知到了那裡的時候,那裡已經早就成為很多人爭奪的地方。 一般來說,天下像這樣的地方很多,不單單是桃花源而已。

蘇軾的這篇詩序中,一方面駁斥了過去把桃花源蒙上一層神秘色彩的錯誤 另一方面把桃花源和仇池 青城 菊水並舉寄託了他對這裡的一山一水的由衷讚許

蘇軾與眾不同,他對桃花源的存在表示了懷疑 這是指桃花源那樣的社會,而不是指桃花源這個風景區 先於蘇軾的唐代韓愈也表示過懷疑,他在 桃源圖詩里開筆就寫道: 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 根本不相信有桃花源的存在,但是,他沒有提出更多的根據加發否定唯有蘇軾把否定傳說中的桃花源存在的理由說得非常充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