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巴什爾跳華爾茲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是第一部所謂的“動畫紀錄長片”,該片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黎巴嫩難民營大屠殺,影片根據採訪、歷史圖片整理而成,導演同時把自己對於那段時間的記憶融入了進去。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巴什爾跳華爾茲
原片名 Waltz With Bashir
更多外文片名 Valse avec Bachir.....France
影片類型 動畫
片長 90 min
國家/地區 以色列 / 德國 / 法國
對白語言 德語 / 希伯來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官方網站 http://waltzwithbashir.com/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阿里•福爾曼 Ari Folman
編劇 Writer
阿里•福爾曼 Ari Folman ....writer
製作人 Produced by
阿里•福爾曼 Ari Folman ....producer
Serge Lalou ....producer
Gerhard Meixner ....producer
Yael Nahlieli ....producer
Roman Paul ....produ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Max Richter ....(original score music)
剪輯 Film Editing
Feller Nili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David Polonsky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Nitzan Roiy

製作發行

攝影機 HDCAM
攝製格式 35 mm
製作公司
Bridgit Folman Film Gang
Les Films d'Ici[法國]
Razor Film Produktion GmbH[德國]
Arte France(co-production)
Hot Telecommunication(in collaboration with)
ITVS(in co-production with)
Israel Film Fund[以色列](in collaboration with)
Medienboard Berlin-Brandenburg[德國](in collaboration with)
New Israeli Foundation for Cinema and Television[以色列](in collaboration with)
NOGA Communication - Channel 8[以色列](in collaboration with)
發行公司
Match Factory, The(2008) (Germany) (all media)
人造眼[英國](2008) (UK) (theatrical)
Le Pacte(2008) (France) (theatrical)
Pandora Filmproduktion GmbH[德國](2008) (Germany) (theatrical)
索尼經典[美國](2008) (USA) (theatrical)
其他公司
Dolby Laboratories[美國]sound mix
上映/發行日期
法國 France 2008年5月15日......(Cannes Film Festival)
法國 France2008年6月25日
比利時 Belgium2008年8月27日

劇情介紹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是一部“大膽的動畫記錄片”。在這部影片中,以色列導演阿里•福爾曼試圖給觀眾還原他對1982年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的記憶。
1982年6月,第一次黎巴嫩戰爭期間,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大規模武裝入侵,占領黎三分之一的國土,重兵圍困貝魯特。9月15日,黎巴嫩基督教長槍黨民兵揚言要為遇刺的領導人傑馬耶爾報仇,他們沖入薩布拉和夏蒂拉的巴勒斯坦難民營,把尚未撤走的老幼婦孺屠殺殆盡。駐紮在附近的以色列軍隊袖手旁觀,甚至還燃起火堆照亮夜空,為長槍黨的捕殺行動提供方便。1000多名巴勒斯坦難民於遭到以色列侵略軍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的血腥屠殺(有數據表明遇難人數為3萬人)。

相關評論

以動畫手法還原殘酷歷史和控訴戰爭暴行。——《歐洲時報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高對比度下的殘酷噩夢
噩夢有兩種,一種是不曾發生的憑空臆想,另一種則是不堪回首的殘酷往事。相比之下,後一種或許更讓人害怕,因為那些鮮血與死亡曾經真實的浸泡過你,侵入肌膚,在身體裡留下傷疤,刻在大腦里的某個角落裡,變成了噩夢的巢穴。如果你從未做過一個單色的噩夢,不曾在蕭邦巴赫里被26隻惡狗追襲,血濺在戰友的臉上,那就來看這部《和巴什爾跳華爾茲》吧。
《華爾茲》的別具匠心,在於用卡通片的手法來表現真實的記錄影像。影片所再現的是導演阿里•福爾曼當年從軍時的個人經歷,他以一名普通士兵的身份,拉回到被自己噩夢塵封的殘酷記憶里。當戰友約他出來,傾訴自己每夜被迫喚起的噩夢時,福爾曼的腦海里同樣浮想了關於這段經歷的殘存畫面。在夢裡,他們被26隻惡狗一路追吠,拚命奔逃,那仿佛就是自己當兵時,占領黎巴嫩期間所槍殺的營地外野狗,上級命令他們毫不猶豫的扣動扳機,卻把它們的靈魂鎖在了自己的夢魘里。在福爾曼的記憶里,最常浮現的卻是一組嬰兒脫胎般的過程:三名士兵從貝魯特的海中沐浴而出,套上各自的衣服,拿上武器,穿梭於這個廢墟城市的大街小巷裡。為了尋找被抹去的其餘記憶,影片中的福爾曼重訪了九位同樣親歷過這場戰爭和屠殺的人,讓他們從照片和遺物中講述這段痛苦的回憶,在漫長的尋找和反省中,重構出一個普通士兵對戰爭,民族,歷史,和生命的重新定位。
在這九個被訪者中,有七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福爾曼只是將他們的臉變成了動畫。而另外兩位,則是應當事人的要求,借用了別人的故事。這並不影響《華爾茲》所敘述的歷史真實性,即便這些回憶的動畫裡,穿插了某些超現實的演示方式和奇妙組合。1982年6月,以色列軍隊大規模入侵黎巴嫩,占領其三分之一的領土,部隊集結在貝魯特城郊。在當時武裝負責人沙龍的指揮和默許下,三天之內,上千萬的婦孺老幼在難民營里被基督教民兵所屠殺。福爾曼就是這場屠殺的親歷者和見證者,這也成了他離開嫻熟商業的電視製作,執意拍攝此部影片的初衷。
動畫式的人物造型和表現風格,成了這部影片最抓人的記憶點。影片開始三分鐘的惡狗追蹤效果,在強烈的視覺效果上足以吸引我們的好奇,去體會一個只有19歲的以色列士兵是如何面對蒙著頭巾的阿拉伯婦女,去迎接掩體頂上灑下的機槍子彈。影片的動畫設計大衛•波龍斯基運用了多種不同的色調,對粗線條的人物風格進行了各種情懷的渲染。尤其是影片中反覆出現的海岸畫面,在一種夕陽中的金色籠罩下,再現了福爾曼腦袋中不斷播放的白日夢。巨大母體的出現,讓這個白日夢每一次浮現,都有種重生再上路的寓意。士兵們就像一群新生的嬰兒,從金色的夢境中走向彩色的現實中。而這種高對比度的殘酷現實,亦讓倖存者對不斷旅行尋找真相尚存信心。我們會隨著影片中年輕的福爾曼那樣迷失,在鏡子之間不斷折返,像一個走過硝煙的愛麗絲,跳躍於九個夢境中,如同一個沒完沒了的心理療程。
各類音樂的瀰漫,也充斥在這部不知終點和下一站的動畫紀錄片裡。我尤其喜歡年輕的士兵從掩體坑道中躍出,肆無忌憚的在槍林彈雨里跳著華爾茲的一幕。樓頂灑下的子彈落在他腳下,仿佛聚光燈投射的影子,伴隨著音樂錯落有致的舞步,鏇倒在塵土裡,只留下牆上滿是彈孔的照片。毀滅生命的彈道成了煙火,每一刻都有人在這種節奏感中去見上帝,支離破碎,去並不妨礙他們享受古典,爵士和搖滾。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黎巴嫩基督徒,不同的民族被貼上了不同的音樂標籤,這些基督徒民兵在蕭邦的鏇律里,依然能夠屠殺難民,這是導演福爾曼刻意製造出的創傷後的平靜。
大量粗糲的2D畫面,結合美妙的鏡頭運動帶來的3D感,用一種不足以控制的舞步把《華爾茲》投射到巴以衝突的戰場。這部拍攝預算只有200萬美金的傑作把我們帶入到一個看似荒誕的歷史裡,然而,這段歷史卻又是如此真實,超出了動畫的想像力。因為投資和發行的緣故,福爾曼曾製作了一個法語版本,感覺反而沒有原版配音帶來的現實感,最後棄用。於是我們堅持在影院裡看完了希伯萊語配上的法語字幕,直至終點出現的那一段真實的紀錄影像。福爾曼顯然是要在觀眾走出影院前再次強調,你們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個夢境,而是曾經發生在黎巴嫩的真實屠殺,就在幾年前,這一幕還在巴以邊境的小村莊裡再次上演。病態的戰爭,依然沒有從我們的現實里離去。
法國觀眾和在坎城預覽樣片的專業影評人,都對福爾曼的這次個人嘗試給予極高的讚譽,藝術總監福里茂曾私下透露自己對《華爾茲》的青睞有加。影片在法國藝術院線大範圍公映後,幾乎所有的媒體都打出了最高分,肯定影片在使用動畫表現紀錄方式上的創新,一種對‘現實主義的另類挖掘’。
——Luc,2008年8月15日於法國蘭斯發表於《看電影》-法國來信,轉載請註明出處
導演阿里•福爾曼本人,《和巴什爾跳華爾茲》將通過他的雙眼講述那個夜晚的恐怖。——金羊網

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
以色列導演阿里•福爾曼當時是以色列軍隊里的一名士兵,他目睹了這場戰役。他以動畫形式,融合史料,還原了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的殘酷歷史。影片從導演的一個朋友的一連串噩夢開始。他每天夜裡總夢見自己被26頭猛犬追趕,這是戰爭期間他在黎巴嫩一些村莊的進口射殺的狗。影片的新穎之處是以動畫方式敘述歷史,這在形式上比傳統的紀錄片更自由,對觀眾的心理造成的衝擊更強。本片曾參加第6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雖未得獎,卻獲得一致好評。同時獲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成為首部獲此項提名的卡通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