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鎮

和合鎮

一個具有百年悠久歷史的名鎮,由“和合二神仙一漲二三千”的美麗傳說而得名,是江蘇省批准的第一批對外開放的工業衛星鎮之一。和合鎮位於啟東市,地處著名的長江三角洲,東依黃海,南枕長江,西鄰滬崇啟大通道,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門戶。和合鎮面積49.5平方公里,長江岸線5公里,人口4.48萬,這裡平原綠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風光秀麗,被譽為“江海明珠”。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和合鎮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該鎮是一個具有百年悠久歷史的名鎮,由“和合二神仙,一漲二三千”的美麗傳說而得名,是江蘇省批准的第一批對外開放的工業衛星鎮之一。

和合鎮地處啟東市區的東側,位於蘇336省道兩側,距市區約10公里,全鎮面積50平方公里,長江岸線5公里左右。

人口面積

土地面積50271畝,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鎮總人口45335人,13個行政村,398個村民組。

氣候環境

該鎮境內農田整齊肥沃,溝河連網配套,水陸空交通方便,屬北亞熱帶中緯度大陸東岸地區,受長江、黃海水體調節作用,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達213天,年平均日照1828.7小時,平均氣溫15.7度,最高氣溫35.7度,最低氣溫零下7度,年平均水量1356.3毫米,土壤有機質含量1.58%,含速效氮114%、速效磷0.115%、速效鉀179ppm,PH值8.4左右,本鎮土壤、大氣、水源達到國家無公害蔬菜基地環境質量標準。

經濟發展

該鎮工農業和建築業經濟蒸蒸日上,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10億元,工業總產值30億元。工業以機械、輕紡、箱包、建材、醫藥、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等主體,經濟效益好、發展潛力大。

該鎮工業園區占地300畝,位於蘇336省道南側,園區內路、橋、水、電、綠化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是投資者的理想選擇。

無公害蔬菜基地

該鎮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全鎮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3萬畝,並建立了啟東市無公害蔬菜配送中心。和合鎮投資環境優良,有豐富的資源可供開發,有各項優惠政策可做利用,到和合鎮投資置業是有識之士的明智選擇。和合鎮無公害蔬菜基地常年種植出口蔬菜10多個品種,種植面積30000多畝,總產10多萬噸,總產值8000多萬元。

該鎮致力於綠色農產品開發、綠色基地種植、綠色農業科技研發、綠色行銷網路建設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以“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保護生態平衡”為使命,已經形成一條從農產品種植、研發到生產加工、出口創匯為一體的產供銷、科工貿有機結合的高科技綠色生態產業鏈。生產的產品銷往日本等東南亞國家和美國等歐美國家。占據了上海、南京等國內市場,實行倉儲貨架式銷售。和合鎮農業服務中心和蔬菜公司具有多種複合型科技人才。蔬菜栽培、植保、種子、園藝、行銷、經營管理、林果、水利等中高級技術骨幹20多人,技術人員60多人,其中大中專畢業生達70%以上。在各級黨政領導、科技、教育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搞好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實施標準化生產、園藝化管理、擴大種植規模、更新優良品種、最佳化栽培管理、產品質量安全可靠。2002年被江蘇省無公害蔬菜評審委員會認定為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為和合牌商標。已有11個品種認定為無公害蔬菜產品。出口蔬菜經國家級檢驗機構、杭州水稻研究所、上海市商檢局、常熟市商檢局等單位檢測符合國家標準,達到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的技術標準。

基地內嚴格控制污染源,鎮內及周圍鄉鎮企業集中位於工業集中區內,基地周圍無輕工、重工建材、火電等企業,無工業“三廢”污染等情況。

基地在種植過程中實行六個統一,六個統一即統一種植模式、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施肥品牌、統一防病治蟲、統一採收標準、統一檢測產品;流通方式,公司+農戶,公司與農戶簽定種植協定,由公司統一組織銷售。

基地內改變傳統的種植習慣,把主要品種集中在冬半年種植,這樣病蟲害發生輕、用藥少、成本低、產品安全性強,在培育上選用優良品種抗病性好,採取合理的間作、套作、輪作、改善田間小氣候,控制可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即使使用農藥也使用無公害農藥,嚴禁使用違禁農藥,保證施藥間隔期,確保產品的質量安全,保證產地產品符合質量安全要求。

相關榮譽

改革開放以來,先後榮獲“全國文明鄉鎮”、“江蘇省首批文明鄉鎮”、“江蘇省教育現代化鄉鎮”、“江蘇省衛生鎮”、“江蘇省新型小集鎮”等諸多榮譽稱號。 和合鎮

改革開放以來,先後獲得“全國文明鄉鎮”、江蘇省首批文明鎮”、“江蘇省教育現代化鄉鎮”、“江蘇省衛生鎮”、“江蘇省新型小集鎮”、“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鄉鎮”、“江蘇省體育先進鄉鎮”等諸多榮譽稱號。和合鎮上下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富民強鎮目標,突出全面接軌上海、江海聯動開發主線,凸現工業經濟主體,全力聚焦外資民資,全面加快市場化、工業化、國際化、城鎮化進程,掀起了大開發大建設的熱潮,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和合鎮投資環境優良,“親商、安商、富商”氛圍濃烈。和合鎮工業集中區位於蘇336省道兩側,建成區內標準廠房林立,基礎設施配套齊全。

自然特徵

和合鎮

氣候:和合地處東經121°25'40″至121°54'30″,北緯31°41'06″至32°16'19″,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海洋性季風氣候特徵明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溫溫和,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春季天氣多變,秋季天高氣爽,平均氣壓1016.5百帕,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水量1037.1mm,平均相對濕度81%,年平均高於35℃的日數為5天,最多日數為18天(1964年);年最多風向為東南風,年平均風速3.5m/s;年平均日照時數2073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22天。 水文:境內地勢平坦,溝河縱橫,屬沿海低平地區。微域地形略有起伏,西北向東南微傾,倒岸河為南北地貌的自然分野,河南高程(吳淞標高)3.6—4.6米,河北高程在5.1—6.1米,南北傾斜度約1/30000米。東西傾斜度約1/43500米。常年地下水位1.2—1.6米。

地質地震

和合鎮 和合鎮

和合鎮在自然地面下17米範圍內主要有:填土層(或耕土層)其一般厚度為0.6-1.0米,土質鬆軟。次層為粉層粘土,局部地段以粉質粘土夾粉土薄層為主,此層厚度2-4米不等,為一般建築物基礎較好的持力層,其下層為粉砂粘土互層,局部夾有粉細砂薄層,較均勻,由西向東以粉砂為主轉為粉砂粘土互層為主,厚度逐漸加厚7.5-10.0米左右,其承載力較高,土層有一定厚度,且分布為穩定,再下層為粉細砂層。總的來說,啟東的地基承載力一般在10-13T/m2,屬濱江臨海的衝擊平原。地區結晶基底埋深較大,其岩性較軟弱,具有柔性,難具備大震活動的岩石條件,新生代以來,坳陷作用占主導地位,表現了大規模的沉降運動,形成盆地和平原,地層可朔性大,破裂變形弱,由於新生代以來的活動斷裂,多為同沉積斷裂,能量易釋放而不易積聚,升降運行有明顯振盪性,因此該地區不易孕育大震。從歷史地震資料看,啟東境內僅發生了3級左右的小地震。

工業經濟

和合鎮 和合鎮

和合鎮2004年,和合鎮實現工業總產值20.5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其中規模工業產值6.3億元,比上年增長28.5%。2004年,和合鎮總計簽約項目18個,協定投資總額59.98億元(其中外資6.1億美元,內資9.3億元)。上海棟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標準廠房和南通佰能油化有限公司的添加劑生產線2個項目開工建設,浙江超微細化工、浙江東安化工、國利化工、德泰化工等有限公司的5個項目已在申領執照。新辦優締(香港)有限公司、春和船舶配套有限公司、東華服飾有限公司、佰能油化有限公司等4家外商投資企業,東華服飾、國立箱包等2家企業完成增資擴股。啟東春和國際船舶配套產業有限公司單筆到帳外資965.52萬美元,創啟東市單筆外資到賬歷史之最。 2004年,和合鎮先後盤活存量土地3.14公頃,新辦啟東市正余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啟東市冠都體育用品廠、啟東市永生防腐材料廠、和合鎮油脂廠等一批企業。技改投入。2004年,和合鎮在溫州、寧波等地開展招商活動,吸引一批溫州企業家到啟投資。在化工園區有8家企業落戶。和合鎮技改項目34個,完成工業技改投入實物工作量2.3億元,比上年增長60.3%。工業集中區建設。2004年,和合鎮政府投入400萬元對工業集中區的道路、綠化、供電、照明和消防等基礎設施進行配套建設。全年完成技改投入實物工作量5000萬元,利用外資70萬美元。新建標準廠房1萬平方米,大正置業二期工程3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完成了前期的立項、報批手續。東華服飾、麗凱服飾、製藥機構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進區落戶。2004年,和合鎮獲市園區開發銅杯獎,和合鎮工業集中區被評為南通市優秀鄉鎮工業園區。

農業經濟

和合鎮

和合鎮 和合鎮

2004年,和合鎮農業產值2.41萬元,比上年增長13.8%;農民人均純收入5230元,比上年增長8%。全年新轉移農村勞動力1200人。加快特種經濟作物村建設。新建千畝專業生產連片方4個。建豐村、江樓村、晁汀河村成為啟東市第二批特種經濟作物專業村。鎮特種經濟專業村數占啟東市總數的三分之一。加快培育農業龍頭企業。鎮逐步走出了一條以龍頭企業為帶動,農業園區為依託,種植農戶為基礎的蔬菜產業化經營新路子。蔬菜公司的龍頭效應繼續有效發揮,全年共銷售蔬菜1萬噸,產值1500萬元,帶動種植基地1萬畝。各類加工企業、配送中心和農民經紀人帶動種植的各類蔬菜面積近666.67公頃。加快農產品品種建設。鎮政府還十分注重品牌效應,2月份,青花菜等8個農產品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無公害農產品,並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為“和合牌”商標。

城鎮建設

和合鎮 和合鎮

2004年,和合鎮投入城鎮建設資金2000萬元。其中,基礎配套設施投入100萬元,高標準建設1.5萬平方米江海商貿市場,做好興和北路拓寬改造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添置、修繕路燈29盞,新建、改造垃圾箱20隻,新增綠地2000平方米,城鎮功能日趨完善。鎮政府堅持規範運作,對所有建設用地全部實行公開掛牌、拍賣。全年共拍賣土地面積7600平方米,土地純收益200萬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04年,和合鎮獲市城鎮建設銀杯獎。

社會事業

和合鎮 和合鎮

和合鎮2004年,和合鎮全面實施農村公路改造工作,建成高等級水泥路8.6公里,其進度和質量均處啟東市前列;提前完成市沿江公路和合段開工建設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啟動了二次改水工程,基本完成農村墓葬改革;改造危房30戶60間,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新建橋樑8座,提前完成農村險危橋樑改造工程;組建了專職保全聯防隊,購置小型消防車,添置了消防設備,高標準建成技防一條街。實施敬老院搬遷、改建工程,並投入使用;成功舉辦市第七屆全民健身節開幕式暨鎮第十屆農民運動會。和合中心國小升格為省實驗國小,2000平方米教學用房已完成前期規劃和招投標工作,和合國中被評為省示範國中。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力度,落實長效管理,有效改善居住環境。推行農村大病醫療保險,提高保障水平。計畫生育率達99.5%,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提高人口質量。有效預防和控制了禽流感的蔓延。

精神文明建設

和合鎮 和合鎮

和合鎮2004年,和合鎮開展“四五”普法教育和“平安和合”創建活動,建立健全社會治安大防控體系和社會矛盾大調解體系。全年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12起,破獲刑事案件13起,有力地維護社會安定。重視預防青少年犯罪,各校配備了法制副校長,開展經常性法制教育。2004年,和合鎮通過了南通市最安全鄉鎮的驗收。和合鎮黨委、政府推行政務公開和開展“人民滿意基層站所”創建活動,充分接受民眾監督;進行廉政教育,規範所有工程的招投標管理,從源頭抓起,保持政府清廉形象。和合鎮13個行政村進行了村委會換屆選舉,其中建豐、晁汀兩個村首次以“海選”的方式選舉產生新一屆村民委員會。開展“千人牽手溫暖大行動”、“三級聯動幫扶”等活動,積極創建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提高民眾思想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