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佛陀談天說地

和佛陀談天說地

本書是《和佛陀賞花去》的姊妹作,書中將敘述了佛陀在大自然中領悟說法的故事、浩瀚經典中動人深刻的義理說法,以及大自然中可以為現代人安頓身心、啟發心靈的一切,闡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對茫然迷失的現代人指引出了一條反璞歸真,向大自然學習的道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與花草植物有關的經驗與回憶,形成了作者的《和佛陀賞花去》,與草木蟲鳥、日月星有關的經驗與回憶,成就了姊妹作《和佛陀談天說地》,以大自然中眾生有情、天地萬物為娸介,將修行之道與生活周遭隨處可見的一切相結合,照見生活中的煩惱與困頓的解脫之道。

除了延續《和佛陀賞花去》,結合佛法修行與對花草植物的記憶或關照,《和佛陀談天說地》更將關心的面向,擴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將佛陀在大自然中領悟說法的故事、浩瀚經典中動人深刻的義理說法,以及大自然中可以為現代人安頓身心、啟發心靈的一切,以流暢清新的文字,娓娓道來,為茫然迷失的現代人,指引出一條反璞歸真的道路,向大自然學習,在自然中開啟智慧、提升心靈,找回「自然之心」。

作者簡介

釋見介,文行走於自然山水之間的出家人。曾任《香_)匕莊嚴雜誌》編輯、台灣《中國時報》浮世繪版專欄作者。著有《和佛陀賞花去》、《天大的笑話》、“都是因果惹的禍》、《文殊菩薩小百科》等,目前隱居潛修。

作品樸素雋永,文字清澈明了,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字裡行間的沉靜平和之氣,為辛勞茫然的現代人,帶出幾多清涼與滿足人生的況味。

圖作者簡介:

釋見澈,圖行走於紙墨意趣之間的出家人。曾任《香光莊嚴雜誌》編輯,與釋見介合著《天大的笑話》一書,臼前從事佛教書籍編輯工作。

編輯推薦

信步來到寂靜無人的偌大林間尋找佛陀,也尋找自己。佛陀的身影早已走遠。佛陀一生都在大自然中度過:出生於無憂樹下.得道於菩提樹下.逝世於沙羅樹林間……一草一木、一花一葉、山河大地、風雨雲霧,仍時時傳送佛陀的綸音……

佛陀的身影早已走遠。然而,每當身處於大自然中,總感覺佛陀仍在這

里。他所留下的教誨,就在這廣闊的天地之間……

——釋見介

每個人的心就如一個畫家,能畫出一切身心無蘊的世間。要如何作畫,

全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釋見澈

台灣金石堂、部落格來書店銷售排行第一名並因文字雋永意味幽遠,被台灣教育部門指定為中小學生課外讀物如果我們不能放下世俗瑣務,到人煙罕至的僻靜處專心修行,至少也應讓自己的心能有獨處、寧靜的片刻。

——釋見介

目錄

在天地間,遇見佛陀

畫一幅心靈的風景

離塵世——談煩惱世間的超越

1.不著世間,像老鷹盤旋高空一般

2.獨居的犀牛,孤獨的行者969

3.水珠不沾荷葉,修行人不執著所見、所思、所聞

4.走入山中,學習心靈的開放與平靜

5.遇見寧靜的森林水池

6.那一彎新月,提醒我:看好初發心

7.莫當一隻臨井狂吠或追逐石塊的狗

8.觀照“心的天空”,讓念頭自然生滅

9.維持心的平衡,如屹立山谷間的一棵樹

10.心如岩石,不被毀譽之風乾擾

11.別讓各種形式的迷霧,迷失修行的方向

12.舍斷生命的苦惱重擔,如蛇蛻去舊皮

13.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覺有情——談生命實相的覺照

1.蝴蝶飛過──生命的相互連結

2.人獨生獨死,猶如那隻死亡的燕子

3.在湧現花香的過往回憶中,了了分明

4.蕉窗聽雨,看眾生生滅如大雨

5.你找到吉祥草,或看見那朵落花了嗎?

6.你看見佛陀跳的“蜜蜂之舞”嗎?

7.心的幻影,如彩虹美麗而不真實

8.苦痛由貪愛而生,猶如露珠從葉片墜落

9.追憶蜻蜓飛舞的歲月,學習承擔與放下

10.生死如溪水奔流,把握光陰,安住當下

11.追悔過去、苦上加苦,猶如蠶吐絲自纏

12.生命輪迴如大雁來去,何時能停止?

13.點燃無明長夜的智慧之光,即便如暗夜螢光

14.“誰是你的孩子?”──一個馬背上的公案

15.生命就像河中漂流木,充滿未知的可能

到彼岸——談清涼彼岸的抵達

1.堅持理想、隨緣盡份的落葉人生

2.大雪中的心內求法

3.從林中小徑踏上古仙人道

4.觀想落日,綻放生命的無量光明

5.駕駛寂靜馬車,橫越輪迴沙漠

6.堅持善願,莫讓它如風中果實般墜落

7.莫如蒼蠅鑽故紙,且回頭開發內在的智慧

8.在身、語、意業田中,謹慎播下每顆種子

9.傾聽林中蟬鳴,尋覓失落的觀音

10.善牧心牛,踏上歸鄉的道路

11.但將世事花花看,莫把心田草草耕

12.舍利弗與鴿子的故事──修行即是不惱怒眾生

13.黑夜閃亮的星光,指引我從黑暗邁向光明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