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羅喉

周羅喉(542—605), 字公布,尋陽(今九江縣)人。年少時善騎射,任俠放蕩。陳宣帝時,以軍功授官開遠將軍、句容縣令。後從大都督吳明徹征北齊、伐北周,以功遷升光遠將軍、鍾離太守。

基本信息

太建十一年(579)為使持節都督霍州諸軍事。其後以平十二洞山賊功,拜總管檢校揚州內外諸軍事,封始安縣伯。不久轉晉陵太守,進爵縣侯。後入京師為太僕卿。出任雄信將軍、使持節都督豫章王國十郡諸軍事、豫章內史。陳後主時,先後任持節都督南川諸軍事、太子左衛率、督湘州諸軍事、散騎常侍。開皇九年(589),隋軍大舉出兵滅陳,陳後主以羅喉為都督巴峽緣江諸軍事,拒隋秦王楊俊於長江上游,使俊軍不能過江。但下游隋軍較順利突破陳軍防線,迅速攻占陳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市),生擒陳後主,陳亡。羅喉按陳後主的手諭降隋,隋朝授予勛官上儀同三司,拜豳州刺史,尋轉涇州刺史。 開皇十八年(598),隋軍攻打高麗,羅喉為水軍總管,領水軍從海路進攻平壤,因遇大風浪,船多漂沒,無功而還。次年,從楊素擊犯塞的突厥達頭可汗,大破之,以功進勛官號為大將軍。仁壽元年(601)任太子右虞侯率,封義寧郡公,又轉太子右衛率。四年(604)七月隋煬帝即位,并州總管漢王楊諒舉兵反,羅喉佐楊素領兵討平之,進勛號上大將軍,拜為右武侯大將軍。次年,隋煬帝以羅喉為行絳晉呂三州諸軍事,進兵圍攻楊諒餘黨,不幸中流矢卒于軍中,贈勛官號柱國,右翊衛大將軍,謚日壯。羅喉有勇有謀,身先士卒,屢敗強敵;為官勤政愛民,百姓歸心。能詩,陳後主贊他,“詩每先成,文士反落其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