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陵

1957年5月31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周穆王陵為陝西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穆王,姓姬名滿,是西周王朝的第六代君王。 周穆王西遊表明:早在公元前近千年,西周已與西域各國和中亞細亞廣大地區有了經濟文化交流。

在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辦恭張村村南,有一夯土台。這就是傳說中的周穆王陵。
夯土太封土原呈覆斗形,由於長期取土,南、東、北三面破壞嚴重,已經變得很不規則:東西最長邊約18米,南北最長邊約35米,高8米。
1986年4月,墓室頂部被挖開,露出磚砌的穹窿頂,頂部高出現在地面約2米。穹窿頂下面為方形前廳,其北為後室,東西有側室,根據墓室形制、磚及封土分析,此墓似為漢代墓葬。
1957年5月31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周穆王陵為陝西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陝西巡撫畢沅在陵前豎一石碑:上書"周穆王陵"四個隸書大字。
周穆王,姓姬名滿,是西周王朝的第六代君王。周穆王在位55年,他東征徐戎,西擊犬戎,戰功卓著;又作<<甫刑>>依法治國,對鞏固西周王朝的政權起了重要的作用。
周穆王率領大批隨從,帶著大量金銀玉器,絲綢和手工藝品,浩浩蕩蕩,從長安鎬京出發,週遊天下:東渡黃河直達陰山,繞過河套登上崑崙。往返1.75萬公里,歷經陝西、河南、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然後跨過崑崙山直達中亞細亞,可謂壯舉!
穆王西行的路上,受到許多兄弟民族熱情隆重的歡迎。到了西母王之國,西母王在美麗的瑤池設宴款待周穆王,賦詩相贈:"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理悠遠,山川之間。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周穆王即席回詩:"予歸東上,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此及三年收復爾野。"周穆王在陪西王母遊覽時,乘興寫了"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刻於崦嵫山(今甘肅天水以西)石壁上。
周穆王西遊表明:早在公元前近千年,西周已與西域各國和中亞細亞廣大地區有了經濟文化交流。
(安宇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