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勝[氣象專家]

周廣勝[氣象專家]

周廣勝,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專業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生態學、數量生態學、大氣科學、模型。

基本信息

簡介

周廣勝,研究員,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專業博士生導師,1965年8月生,1992年於中國科學院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獲生態學專業博士學位,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中國全國委員會常委(IGBP-CNC)及中國“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工作組組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吉林農業大學的兼職教授,《植物生態學報》副主編,《套用生態學報》和《生態學雜誌》編委。

履歷

1987年獲南京大學氣象系天氣動力學專業理學學士。

1990年7月和1992年12月在中國科學院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獲生態學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3年3月至1995年1月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7年11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1996年11月至1997年11月在美國俄勒岡州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2000年12月至2001年6月在日本千葉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

2002年7月至2008年12月任中國氣象局瀋陽大氣環境研究所所長。

2008年12月起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研究方向

全球生態學、數量生態學、大氣科學、模型

現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點項目“中國東北樣帶典型生態系統碳循環的過程與機理”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我國生存環境演變和北方乾旱化趨勢預測研究”第7子項目“典型生態系統對乾旱化的適應和調整機制的觀測和模擬研究”。

榮譽

曾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和特別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四)、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稱號和中國氣象局生態環境氣象特聘專家等。

該導師長期從事生態學模型的研究,首次建立了全球變化的中國東北樣帶資料庫;建立了基於實際蒸散和植物生態生理特點的淨第一性生產力模型;發展了基於區域潛在蒸散的氣候-植被分類模式,建立了基於森林資源清查資料的生物量和淨生長量估算模式;基於湍流譜理論闡明了區域性農田防護林網的防風機理,建立了定量評估不同結構林帶和區域性農田防護林網的防風效應模型。迄今為止,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1993年)和優秀獎(1990年)各1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1995年,排名第四),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SCI刊物論文14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