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巷鎮中心醫院

周巷鎮中心醫院

周巷鎮中心衛生院始建於1951年3月。

基本信息

周巷鎮中心醫院 - 簡介

周巷鎮中心衛生院始建於1951年3月, 是孝昌縣四個中心衛生院之一,是孝感市中心醫院醫療協作單位,擔

負著本鎮及鄰近鄉鎮近十萬民眾防病治病任務。全院有幹部職工141人,其中離退休人員21人、具有高級職稱者2人、中級職稱者28人,具有大中專學歷98人。衛生院建有門診部,住院部,公共衛生部及醫技綜合樓,開設內科、外科、婦科、產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康復理療科等30個科室,設病床50張,觀察病床20張,大型醫療儀器設備20餘台(件),配備有500MA X線機及CR診療系統、纖維胃鏡、進口B超、心電圖機、血球計數儀、心電監護儀、麻醉機、尿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利普刀,微波治療儀、光波治療儀等設備及全套婦、外、皮膚、五官科手術器械等;內、兒科能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及危重病人的搶救;外科能常規開展中、下腹部手術;婦產科能常規開展剖宮產、卵巢囊腫、宮外孕、子宮次全切等手術。衛生院04年開通微機網路收費,05年定為職工醫療定點醫院,06年定為城鎮居民醫療定點醫院,07年定為新農合定點醫院,年門診量近十萬人次,住院病人兩千餘人次,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逐年提高。

周巷鎮是心醫院 - 服務

醫院為社會服務、醫生替患者著想、醫療讓民眾滿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周巷鎮中心衛生院至高無上的職責和義務;同時,醫院強化內部管理,積極開展”向管理要行政效率,向效率要發展速度”的作風建設活動。為了給病友一個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2008年,周巷鎮中心衛生院對住院部實行了改擴建工程,開設溫馨病房,配備空調、大型太陽能熱水器、新型病床等設施。另外,食堂為病友24小時提供服務。

周巷鎮中心醫院 - 成績

一九九六年被衛生部授予“一甲醫院”,一九九七年被湖北省衛生廳授予“文明示範醫院”,一九九八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衛生部授予“愛嬰醫院”;建縣以來,連續九年分別被孝昌縣委、縣人民政府及衛生局授予“文明單位”及“衛生先進單位”,二00三年被湖北省人事廳、衛生廳授予“全省衛生系統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二0一0年,預防接種門診被湖北省衛生廳授予“湖北省民眾滿意預防接種門診”。

周巷鎮中心醫院 - 發展

走進周巷中心衛生院,“醫院為社會服務、醫生替患者著想、醫療讓民眾滿意”——一條耀眼的橫幅就會映入我們的眼帘,周巷衛生院座落在大別山南麓孝昌縣境內,是孝昌縣四個中心衛生院之一。擔負著本鎮及豐山、陡山、鄒崗、雙峰風景區、黃陂泡桐的部分自然村近十萬人的防病治病任務。周巷衛生院的發展史,是一部艱苦奮鬥的企業史。五十多年來,她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處處凝聚了幹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更是一曲與時俱進、盛世興醫的華彩樂章。
一、久經歲月曆程輝煌
醫院始建於1951年3月,當時叫塗巷區衛協會,也叫聯合診所,租用周巷北正街周桂清的民房,面積不到100平方米,只有周壯階、周祖穎、湯錫三、張其珍四名醫生,看病以中醫中藥為主。
1956年春,利用拆腳門湯家祠堂和鄭家廟的建材,於現醫院的二門診部處修建了塗巷衛生所,是一個二層木樓和一排低泥瓦屋,面積約500平方米。此時醫務人員增加了彭澤、劉愛芳、湯則恭、崔忠義、劉忠武、宋愛華、周敦穎、李和清等,已能開展接生、小型外科及內兒科常見病的治療。60一80年代初黃玉華、沈有文、沈連生、袁俊華、祝新國、盧俊、李和清、黃務火分別擔任過衛生院主要領導,1971年底由當時的區政府劃撥土地,在區委委員兼衛生院黨支部書記祝新國的領導下,興建了一個“工”字型結構的醫院(現已被拆掉),面積約1000平方米,正式掛牌叫周巷人民衛生院,配備了顯微鏡、50mA單球管x線機、簡易手術台,成立中藥製劑室,並且開始化驗“三大常規(血尿便)”,實行24小時值班制,大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看病需求,由於設備的改進,醫療水平的提高,當時已能開展闌尾、疝氣及骨折復位等手術。
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王友松、張鳳橋、賀清安、羅熙庭、王漢平等先後擔任過醫院的主要領導,1985年,在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在支部書記賀清安、院長王漢平的領導下,醫院向外征地修建了一棟三層三單元的職工住宅樓,面積約1000平方米,平均每戶面積約60平方米,這大大的改善了職工的生活條件.1988年又籌資20萬元修建了一棟三層的住院部,面積約1000平方米。開始分設內、外、婦、兒科,1990年修建了醫技樓,面積約500平方米。設有放射科、化驗室、五官科、防保科、中藥庫、B超室。醫院已初具規模。
二、杏林奇葩 各領風騷
醫以人為本,以德為先。周巷衛生院這片沃土,哺育了無數杏林奇葩。已故著名老中醫周壯階自幼熟讀《內經》、《金匱》等醫書。一些湯頭倒背如流,他更善於觀察、善於辨證,不拘一方而治百病,做到因人因病處方,效果顯著,方圓百里病患者都慕名而來;老藥工李太山、主管中藥師周三章,遵古炮製,翻山越嶺,自采自種中藥,使祖國傳統中藥得到了發揚光大;副主任醫師祝心懷對內科雜症有獨特建樹;副主任醫師袁蘭階運用中醫辨證施治,對肝病、腎病治療更具特色,許多遠道患者慕名而來,建縣後連續當選兩屆縣政協委員;副主任醫師徐幼明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急症治療積累了一定經驗,在周巷及鄰近鄉鎮享有一定的聲譽,先後在《中國特色醫藥雜誌》、《湖北中醫學院學報》、《實用中醫藥雜誌》上發表論文;田祥兵,周巷衛生院外科的學術帶頭人,為醫院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醫院首任婦產科醫生周敦穎為普及新法接生,走村串戶,深受人民民眾歡迎;主治醫生萬柏仙師承周敦穎,以良好的醫德,優質的服務,幾十年如一日,開展“三查四術”待患者如親人,是家喻戶曉,眾人皆知的“接生婆”;內科醫生文俊華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摸索,將一次性輸液器成功地改制成自動負壓胸腔引流裝置,已被申請國家專利。
此外,醫院這片良園沃土,還有一批優秀人才步入其它工作崗位,如從醫院走出的李亞清醫學博士被聘請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工作,原院長羅熙庭上調孝感市衛校任副校長,樊文林、王漢平、祝心懷由於工作出色,分別上調任縣醫院院長、縣防疫站站長、縣醫院副院長。
三、建縣十年 迅猛發展
1993年6月祝心懷任院長,在他的領導下醫院集資10萬元買下原周巷派出所的一棟二層樓房,成立院三門診部,面積約500平方米。進一步拓寬了醫療市場。1994年又投資10萬元將二門診部老房子改造成商業門面,對外出租,發揮了以副補主的作用。
1999年11月起,徐幼明任醫院院長,陳志敏任支部書記(2001年2月調縣衛生局藥檢所工作,由徐幼明兼任支部書記)。為了擴大發展,醫院再次向外征地1.1畝。2001年醫院在負債經營的情況下,還多方籌資70萬元,修建了一棟三層門診大樓,面積達1300 平方米。科室布局合理,就醫環境、院容院貌得到了改觀。2002年又修建了一棟三層職工宿舍樓,面積約720平方米。較好地解決了職工住房問題,同年投資5萬元修了醫院至王楊線公路的連線線,改變了熱集機動車輛進院難的問題,方便了民眾就醫。
醫院由建院當初的不足100平方米,發展到現在的473l平方米。業務用房面積近3000平方米,職工由當初的4人發展到建縣前的70人再到現在的140人,其中副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30人,初級職稱86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20人,具有大中專學歷者90人,共設病床40張,配備了200mA雙球管x線機、進口B超機、心電圖機、半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球計標儀、自動洗胃機、自動制氧機、纖維胃鏡、微波治療儀、心電監護儀等先進醫療設備,手術室、分娩室、化驗室安裝了空調,財務實現了電算化,收費室安裝了電腦收費系統。
目前周巷衛生院內兒科能常規開展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及危重病人的搶救;外科能夠常規開展下腹部及四肢長管骨骨固定等手術;婦產科能夠常規開展剖宮產、子宮次全切等手術;五官科能夠開展扁桃體摘除及白內障手術。
自建縣以來醫院獲得了許多的榮譽,1994年被省衛生廳授予“以病人為中心,文明優質服務”示範醫院,1996年被衛生部授予“一級甲等醫院”,1998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衛生部授予“愛嬰醫院”稱號,自建縣以來年年被授予縣級“文明單位”稱號。
如今的周巷衛生院就醫環境清潔、舒適、溫馨、便捷,醫療服務充滿人性化、科學化、規範化,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到安心、放心、稱心的優質服務。但醫院人並沒有滿足,沒有驕傲,他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和諧醫院,和諧小康社會還任重道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