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宜軒

周宜軒

周宜軒,主任醫師、教授。男,1943年出生於安徽省蕭縣,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獎評審專家,安徽省名中醫。從事中醫內科臨床、教學、科研40餘年,擅長心血管專業,研究方向:冠心病及其“危險因子”的防治研究及高血壓早期臟器損害的防治研究,並研製治療冠心病新藥“欣怡膠囊”和治療高血壓早期腎損害院內製劑“養肝益水顆粒”。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瘀血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三、四屆內科學會理事。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顧問,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先後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等5項,公開發表論文40餘篇,編著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等醫學書籍11部。

基本信息

人物信息

名醫名方

補心通絡湯

組成

潞黨參15g,炙黃芪20g、炙黃精15g、全當歸12g、山萸肉10g、新絳香10g、瓜蔞皮12g、鬱金10g、紫丹參20g、水蛭10g、炒棗仁20g、石菖蒲10g。

功能

益氣養心、化痰通絡。

主治: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氣不足、痰瘀阻絡證)。症見心慌、胸悶或胸前區疼痛反覆發作,呈緊縮或壓榨感,多與情緒及活動有關。伴倦怠、乏力、氣短,脈細弦或沉細,苔薄自,舌質偏暗或有瘀點、瘀斑。心電圖示:定位性ST-T波變化。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二次服。

方解:冠心病心絞痛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伴斑塊形成為主要的發病機制。中醫學認為是心氣虛衰、痰瘀互結、阻滯心絡所致。擬以益氣養心、化痰祛瘀、理氣通絡為其大法。方中選用黨參、炙黃芪補益心氣,黃精、全當歸、山萸肉滋心陰,五藥合用以養心、增強氣血運行為君藥;瓜蔞皮重在利氣化痰,鬱金為氣中之血藥、行氣解郁、活血止痛,石菖蒲化痰濕、開心竅。丹參一味功同四物,具養血活血化瘀之功,水蛭為蟲類藥,以活血祛瘀、疏通心絡為著。上藥共伍化痰通絡為臣藥;炒棗仁養心陰、益肝血而寧心安神。新絳香理氣開竅、為引經藥,兩者共為佐使藥。絳香配合鬱金、瓜蔞皮以增強理氣開竅之功。諸藥配伍,共奏益氣養心、化痰通絡之效。

加減

(1)氣機不暢:胸悶、憋氣者加枳殼(枳實)、川芎理氣通脈;腹脹者加柴胡、佛手、大腹皮疏肝理氣:氣鬱化熱致舌紅少津者加黃連、生地、玄參、或生脈散養陰清熱;

(2)瘀血阻滯:胸痛較重者加乳香、沒藥、薤白活血通陽;連及後背痛甚加片薑黃、元胡、失笑散理氣活血。舌質有瘀斑者加紅花、桃仁、全蠍祛瘀通絡。

(3)痰濁阻滯:舌苔白厚者加佩蘭葉、藿香葉芳香化濁;舌苔厚膩者加蒼朮、砂仁、白豆蔻健脾化濕;痰阻胸陽加瓜蔞薤白半夏湯化痰通陽:苔黃膩者加竹茹、膽星、天竺黃清化痰熱:食欲不振者加香櫞、焦三仙、萊菔子健脾理氣。

(4)陰寒凝滯:胸痛劇烈加桂枝、乾薑、高良姜、細辛、附子溫通散寒;心陽虛衰加人參、附子、肉桂溫補心陽。

(5)陰血虧損:虛煩不寐者加山梔、生地、天冬、知母、重用酸棗仁清熱除煩,養血安神;納呆、失眠者加遠志、茯神、柏子仁、合歡花、夜交藤、半夏曲健脾、養心、安神:夜間易驚醒者加珍珠母、靈滋石、琥珀、生龍骨、生牡蠣、紫貝齒重鎮潛陽安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