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宅祠巷聖保祿堂

周宅祠巷聖保祿堂

周宅祠巷聖保祿堂亦稱周宅祠巷天主教堂,一八七四年(清同治十三年),溫州天主教初設於花柳塘巷。越二年,遷至本址。 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開始,八月十六日溫州發生“甲申教案”,溫州民眾在澤雅人柴岩榮帶領下,焚燒周宅祠巷天主堂、城西基督堂、花園巷耶穌堂等6所教堂。一八八八年重建,歷二載落成。大堂系哥德式建築,教堂主廳698.25平方,面闊十七米半,進深三十五米半,可容千餘人,傘狀頂層,孤拱長窗,梅花大柱,上飾宗教圖案,華麗莊嚴,前聳六層鐘樓,呈四方六角尖塔式,高35米,居浙南天主堂之首。中門上方的玫瑰窗和門楣,愛爾奧尼柱式及反覆出現的垂線,顯示哥德式的建築風格。

文物保護

溫州地區教堂甚多,但是像這座具有長久歷史的教堂,真是不多見。
1982年,周宅祠巷天主堂開始全面大修,至1983年聖誕節舉行復堂典禮。1985年,天主教堂被市政府命名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長年以來,教堂破敗失修,早顯頹相,門洞亦封上了磚塊,禁止閒人入內。

值得慶幸的是,溫州市政府已經開始著手維修了。

參考

丁岳的部落格——周宅祠巷天主教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