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季生

周季生

周季生 教授。1935年7月出生,湖南瀏陽人。1954年畢業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和東北師範大學數學系。曾任《潛科學》雜誌編委。現任河北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河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兼研究會高校委員會秘書長。

基本信息

周季生教授周季生教授

個人簡介

周季生 教授。1935年7月出生,湖南瀏陽人。1954年畢業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1958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數學系。曾任《潛科學》雜誌編委。現任河北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河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兼研究會高校委員會秘書長。致力於數學物理、高等數學、科學史、科學哲學等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張量初步》、《數學物理方法綱要》、《重大科學發現個例研究》、《自然科學手冊》(兩主編之一)、《自然辯證法》(參編)等;發表論文有《論創造性思維》、《毛澤東對中國科學哲學發展的影響》、《論科學發展的新模式》、《沿著恩格斯的道路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哲學》等多篇,其中《綱要式教學法》曾獲河北省教委優秀教學成果獎;主要翻譯作品有狄拉克著《我的物理學家生涯》等。周季生幼年生長在耕讀之家。父親周永福是位頗有修養的中醫兼私塾先生。他為祖宗牌位所作的對聯“遵祖宗二字格言曰勤曰儉,教子孫兩條正路惟讀惟耕”以及臨終遺言“不圖做官,但求益庶”成了這個平凡家庭的家訓。耳濡目染,周季生自幼便喜愛讀書,可惜由於日寇侵華以及解放前夕的動盪未能順利完成國小與國中的學業。進入毛澤東的母校湖南第一師範後才接受了初等文化的系統教育,並為其世界觀、人生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東北師大的幾年裡,書山學海之游,品德情操之煉,為其後來的發展提供了不盡不竭之源。1958年,在“服從分配”的志願下,周季生去到陝西師大數學系助教,兩年後編入物理系主講高等數學。由於蘇聯教材重理論輕實踐,他決定自編講義。為使講義具有一定水平,他與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結下了不解之緣,並攻讀數學史。翌年由於需要,他必需主講數學物理方程。此課程因1957年的“運動”而未接觸,他只得不分日夜廢寢忘食地自學。勤能補缺,他後來開出的張量分析、科學史、科學哲學等課程都是如此拼搏實現的。新延安大學是1958年成立的,挑選得力教師支援延大是西安各大學的政治任務。1962年,周季生滿腔熱忱地去到延大,先後在物理、數學兩系主講數理方法、理論力學、數學分析等課程。雖然條件艱苦,但他在“越艱苦越鍛鍊人”的思想下更加努力拚搏,並在那裡結婚生子,不幸的是後來全家都染有“克山病”,不得不於1979年調到河北師大物理系。“科學的春天”,為周季生帶來了教學科研的忙碌季節,開新課、出新書、發表論文、參加社會工作等等。儘管如此,他仍然沒有忘記教學第一線是他的崗位,出書寫文章也是為了繼往開來。他曾為自己立下的座右銘是“對得起學生,對得起家長;不嚼爛餵給,示以如何嚼”。因此他的教學都博得了學生的好評,甚至成為學生的偶像,也因此經常受到所在單位的獎勵和表彰。他告誡學生:知識不會自己鑽進腦子裡來,成功總是在拼搏之後;歷史只能寫一次,人生沒有兩個相同瞬間,只有把握方向,不畏艱辛、經得起失敗、也經得起成功的人才能走出一條無悔的人生小道。他的業績已被《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中國教育專家名典》、《當代湘籍著作家大辭典》、《中國當代數學家與數學英才大辭典》、《二十一世紀人才庫》、《中國人才世紀獻詞》等大型辭書載入。他藉此寄語年青人:時逢盛世,大展才華,不因一時受挫而自棄,不以偶有所成而忘形,奮發圖強,修身治業,時策時立,迎戰未來。
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