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同濟大學教授]

周健[同濟大學教授]

周健,男,教學與科研主要方向:從事建築構造技術與環境控制技術,特別是在安全疏散設計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教育簡歷:1988年7月於同濟大學建築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96年12月於同濟大學建築系獲工學碩士學位學術兼職。中國建築學會防火與區劃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照明學術委員會委員近年教學與科研成果:發表學術論文5篇,出版專著2本。主持、參加獲獎項目2項。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博士學位(1985-1988)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岩土工程專業

碩士學位(1982-1985)河海大學(華東水利學院)農水系岩土工程專業

學士學位(1978-1982)河海大學(華東水利學院)農水系農田水利專業

1994年-現在同濟大學教授

1998年9月-1998年12月德國波鴻大學(Ruhr-University Bochum)訪問學者

1996年10月-1997年1月美國Californian大學Davis分校訪問學者

1994年11月-1995年2月及1995年9月-1995年11月赴香港科技大學作訪問學者

1991年8月-1992年8月日本茨城大學訪問學者

1991年1月-1994年同濟大學地下建築與工程系任副教授

1989年2月-1991年1月在同濟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岩土工程師副主編

岩土工程學報編委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土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建築學會場地、地基抗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研究方向

周健周健
教學與科研主要方向: 從事建築構造技術與環境控制技術,特別是在安全疏散設計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主要貢獻

發表論文專著

主編和參編學術專著9部,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其中SCI收錄2篇,EI收錄24篇,ISTP收錄3篇。

科學研究

自1997年以來,先後主持和參與的科研項目有:

1.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課題“高速磁懸浮交通技術”子項目“線路下部結構形式最佳化研究”,2002-2003。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砂土剪下軟化帶形成的宏細觀仿真模擬研究”,2002-2004。

3.上海市建委重點項目“磁懸浮列車工程基礎變形控制研究”,2001-2002。

4.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子項目“路橋一體化設計理論與技術研究”,2001-2002。

5.上海市科委基金項目“上海軟土強度理論的細巨觀數值分析技術”,2001-2002.12。

6.高等學校博士點科研基金“粘性土剪下帶形成的細巨觀數值模擬研究”,2001-2003.12。

7.橫向科研項目,“大型格池樁筏基礎共同作用及抗震設計的分析研究”,南京市市政設計院,2001-2002。

8.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流變性軟土應變局部化和漸進破壞分析與試驗研究”,2001—2003。

9.受施工擾動影響的土體環境穩定理論和控制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998-2001。

10.越流對淺層軟土沉降影響的理論研究和控制,高等學校博士點科研基金,1998-2000。

11.上海軟土地層中捷運車站抗震穩定分析,上海市教委基金,1997-1999。

12.軟土地下建築物抗震穩定分析,上海市建委項目,1995-1998。

13.橫向科研項目,上海港外高橋港區四期工程地基加固試驗和理論研究,上海港外高橋港區四期工程指揮部,2000-2001。

14.橫向科研項目,浦東中央公園園區假山及其山頂溪流工程沉降與穩定控制研究,浦東中央公園建設指揮部,1999-2000。

15.橫向科研項目,上海港外高橋港區四期工程地基加固試驗和理論研究,上海港外高橋港區四期工程指揮部,2000-2001。

16.橫向科研項目,浦東中央公園園區假山及其山頂溪流工程沉降與穩定控制研究,浦東中央公園建設指揮部,1999-2000。

1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砂土剪下軟化帶形成的宏細觀仿真模擬研究”,2002-2004。

獲獎記錄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受施工擾動影響的土體環境穩定理論和控制方法”獲2003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二)

2.科研成果“飽和土動力學理論與套用”,獲2003年建設部華夏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三)

3.科研成果“上海軟土隧道抗震穩定分析研究”獲1999年上海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一)。

4.科研成果“大面積淺層軟土地基加固新技術”2001年10月通過由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專家鑑定,認為該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5.科研成果“上海軟土地層中捷運車站抗震穩定分析研究”,2000年5月通過由上海市教委組織的專家鑑定,認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6.科研成果“磁懸浮列車工程基礎變形控制研究”,2004年4月通過由上海市建委組織的專家鑑定,認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