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軍海

呂軍海

個人簡介呂軍海,今年(2014年)63歲,是襄陽的一名“公共文明引導員”,這樣“鞠躬勸阻路人闖紅燈過馬路”的日子,已經堅持半年了。 呂軍海見效果不明顯,於是嘗試鞠躬感化路人,效果立竿見影。 呂軍海的妻子朱秀華說:“有人可能認為每天給人鞠躬,有些低三下四,其實不然,鞠躬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感化路人,倡導文明。

個人簡介

呂軍海,今年(2014年)63歲,是襄陽的一名“公共文明引導員”,這樣“鞠躬勸阻路人闖紅燈過馬路”的日子,已經堅持半年了。
呂軍海1969年參軍,1971年入黨,1990年轉業到襄陽市公安局工作,後成為控申科正科級民警,2011年底退休。2012年6月,襄陽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該市文明辦面向社會徵集公共文明引導員。賦閒在家的呂軍海積極報名,成為其中的一名志願者。在繁華的鼓樓商場的十字路口,協助交警引導路人文明過馬路。

相關事跡

呂軍海90度鞠躬勸阻亂穿馬路 每天鞠躬200個
在襄陽市襄城區荊州街與東街交匯處,每當傍晚六時許車輛川流不息,路人熙熙攘攘。儘管斑馬線上顯示的是紅燈,但不少行人熟視無睹,橫穿馬路向對面走去,這樣的“中國式過馬路”一幕幕上演著。
呂軍海老人在襄陽市襄城區荊州街與東街交匯處,不停地向那些“中國式過馬路”的行人90度深深鞠躬,面帶微笑地友善提醒:為了您的安全,請遵守交通規則!多數路人被老人的行為所勸阻,自覺止步於斑馬線外,但仍有一部分人,對老人以深度鞠躬的方式勸阻行人亂穿斑馬線過馬路的行為無動於衷,依然我行我素。
老人無奈出此“下”策
在工作過程中,呂軍海發現吹哨子、舉紅旗、打手勢,絕大多路人對此視而不見,勸阻效果微乎其微。呂軍海見效果不明顯,於是嘗試鞠躬感化路人,效果立竿見影。他清楚地記得,2013年7月23日,他開始在鼓樓商場的斑馬線上給闖紅燈的路人鞠躬。其中,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看到後,特意給他買了一瓶可樂以表敬意。
為什麼呂軍海有這樣的想法?他2013年到荊門學習傳統文化,老師要求學員交出手機,以免擾亂課堂紀律。有人不願意交出手機,老師給學員下跪,用誠意打動學員,所有學員都自覺交出了手機。課堂上老師說:“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這句話和這次經歷讓他受到啟發。他說,對方闖紅燈是他錯了,但鞠躬可以感化他。如果簡單地口頭說教,難免會讓對方惱羞成怒,甚至可能引發爭執,如果以禮以誠相待,對方必然心生愧疚,最終實現勸阻目的。
平均每天鞠200個躬
呂軍海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工作”5天,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他就會騎著腳踏車,準時來到十字路口,風雨無阻。上、下午各工作一個半小時,為了阻止路人闖紅燈,他平均每天要鞠躬200次左右。
 呂軍海向兩名欲闖紅燈的路人鞠躬

呂軍海的行為,感動著襄陽市民和執勤交警。正在路上執勤的女交警姚森林說,“即使有我們警察在現場疏導交通,100名路人中有近一半會闖紅燈,如果警察不在場至少有60人闖紅燈。那位鞠躬老人,我現在也叫不上他的名字,但他的行為令人佩服,也很有效果!”
但老人說,並不是每次鞠躬路人都能理解。2013年9月份,一50多歲的男子徒步闖紅燈,呂軍海連續給他鞠幾個躬,對方還是擦肩而過,還不耐煩地嘮叨:“我的死活和你沒關係,不用你管!”呂軍海急了,“撲通”一下給對方跪下:“我是為了你好,請不要闖紅燈!”男子愣住了,許多民眾紛紛跑過來圍觀,七嘴八舌地教育起闖紅燈的男子。男子滿臉通紅,折回到斑馬線外。
雖有爭議老人仍堅守
六旬老人用深度躬的特別方式勸阻行人亂穿馬路,雖有讚譽,但也引起了許多市民的爭議,在老人所工作的志願者團隊,也只有老人一個人堅持這么做。有市民認為,那些亂穿馬路的行為,本屬於沒有文明素質的人才有的行為,不值得老人行如此大禮。也有市民認為,無論什麼人,無論年齡大小,素質高低,老人用這種方式來勸阻,儘管初衷是好的,但對老人自己而言,是對自己的一種不尊重。
對這些非議,呂軍海並不以為然,而且他越來越喜歡這個“職業”,儘管每月只有300元餐補。“只要我還能動,只要有人闖紅燈,我就給他鞠躬。希望闖紅燈的人越來越少,大家出行越來越文明!”呂軍海樂呵呵地說。呂軍海的妻子朱秀華說:“有人可能認為每天給人鞠躬,有些低三下四,其實不然,鞠躬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感化路人,倡導文明。老呂把這當成一種樂趣,我們很支持。”

所獲榮譽

呂軍海已被推舉為“2013年襄陽百傑·道德模範”候選人。

外界評價

呂軍海的志願行動贏得了不少市民的點讚,有人稱他是“老雷鋒”,給社會帶來了“正能量”。
41歲的湖南男子田朝宇,在襄陽上班,騎腳踏車經過此處,看到了老人鞠躬的一幕,感慨地發微博:“闖或欲闖紅燈者:那一個鞠躬足以震盪你的心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