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煥皋

呂煥皋

呂煥皋,男,民建會員、上海市勞動模範。現任上海地質博物館館長、上海浦東凌空農藝大觀園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長。先後榮獲“上海市統一戰線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先進個人“、上海市光彩事業先進個人”、“上海市郊區科技致富帶頭人”、“上海市禁毒工作先進個人”、““全國刑緩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先進個人”、“上海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科普實事工程先進個人”、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等多項光榮稱號。

基本信息

成就

曾榮獲“上海市統一戰線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先進個人”、“上海市禁毒工作先進個人”、“上海市光彩事業先進個人”、“上海市郊區科技致富帶頭人”、“全國刑緩解貢獻獎”、“上海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上海市勞動模範”、“科普實事工程先進個人”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等多項光榮稱號。

在呂先生的身上聚集著多項“第一”:被授予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時,他是上海受到表彰的民營企業家勞模第一人;齊全收集地球上所有晶體礦石,成功創辦民營地質博物館的國內第一人;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斥資近百萬置辦首輛禁毒宣傳車成為國內第一人;致富回報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安置解教的服毒者,他的浦東凌空農藝大觀園是全國首家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過渡基地,他則被評為“中治委全國安置辦先進個人”,這是上海市獲此殊榮的唯一個體第一人……

簡介

呂煥皋 呂煥皋

民建會員呂煥皋是上海地質博物館館長,也是上海浦東凌空農藝大觀園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長,曾榮獲“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統一戰線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先進個人”、“上海市禁毒工作先進個人”、“上海市光彩事業先進個人”、“上海市郊區科技致富帶頭人”、“全國刑緩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先進個人”、“上海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科普實事工程先進個人”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等多項光榮稱號。在呂煥皋的身上聚集著多項“第一”:被授予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時,他是上海受到表彰的民營企業家勞模第一人;齊全收集地球上所有晶體礦石,成功創辦民營地質博物館的國內第一人;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斥資近百萬置辦首輛禁毒宣傳車成為國內第一人;致富回報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安置解教的服毒者,他的浦東凌空農藝大觀園是全國首家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過渡基地,他則被評為“中治委全國安置辦先進個人”,這是上海市獲此殊榮的唯一個體第一人……

眾多光環下的呂煥皋,在人們的面前卻實在是一個不起眼、不事張揚的普通人,但他以自己的一顆火熱的心和踏實的行動,履行著一個社會公益活動家、民主黨派人士及企業家對社會的責任和承諾。

創 業 篇

呂煥皋具有活躍的經濟頭腦、過人的經營膽略和深邃的市場經濟戰略眼光,。八十年代,是我國由計畫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轉軌的起步階段,許多人正處於觀望、猶豫、彷徨之時,呂煥皋從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講話中看到了私營經濟必然得到大發展的曙光,以自己敏銳的目光和過人的膽略,在無數人迷惑不解的目光下打破“鐵飯碗”,毅然辭去了穩定舒適的工作,開始了自己艱苦的創業之路。

創業,真是艱難。何等難,只有他自己才能深刻體會。當時國家有關發展私營企業的政策還沒有完善,私營經濟建設大環境尚未成熟,他在一無經驗、二無資金的情況下從集貿市場的攤販做起,用最原始的方法,起早貪黑,憑著自己的堅韌,開始了艱難的創業。幾年後,他終於擁有了自己的餐館;繼而,又投資水產養殖和發展水產品出口銷售。依靠自己的誠信和辛勤,生意一天一天紅火起來,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而後,他憑著特有的睿智又把目光投向了上海空運物流行業。這是一隻私營經濟中無人敢吃的螃蟹。但他以令人嘆服的勇氣,於1996年注資千萬元,註冊成立了上海翔遠航空服務有限公司,開創了上海私營航空運輸業,並獲得巨大成功。

人生的精彩,在於自己連續不斷地閃光。就在親友、同行、同事沉浸在舉杯慶賀的歡躍之中時,他又將自己創業的平台再次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1999年,在開發浦東的熱潮中,呂煥皋先後考察了浦東幾十個街鎮,來到毗鄰東海的上海最落後的機場鎮周邊農村,花費數千萬元部分租賃部分購買了在當時租金、地價還十分便宜的近1500畝土地。當時,呂煥皋先生既看到了投資的巨大風險,也看到了在此大展宏圖的巨大空間。由於這裡屬近海鹽鹼地,不適合農作物生長,連嘗試做養奶牛的畜牧場,也因臨近浦東機場噪音太大而致奶牛不產奶。面對這片空曠的原始蘆葦地,經過細緻調查、科學論證,決定開發既是蔬菜又是中藥保健食品,在日本和韓國市場非常走俏的綠色食品——紫蘇的種植。於是,他和當地農民一起,割蘆葦、開荒地、抗擊颱風暴雨,靠企業家的遠見魄力和勤勞的雙手,靠引進的科技人才,披荊斬棘、起早摸黑地乾,連續幾年默默地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努力耕耘。他臉更黑了,手更粗糙了,身型也瘦了一圈,但從濃密墨黑眉毛下深邃眼眶中透出的目光更加自信和堅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終於將這片鹽鹼地改造成集高科技農業園、生態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現代農莊。如今,農藝園區里已擁有36座生機勃勃的大型現代化生產大棚,無論春夏秋冬,大棚內四季恆溫,澆水施肥自動化,種植和採摘專人化,管理專業化、科學化。

伴隨著“凌空農藝大觀園”的建設騰飛,農場所在地的經濟也得到了帶動,原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窮鄉僻壤,建成了上海標準化生產基地,贏得了“上海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農業科普示範基地”、“上海市農業標準化示範區”、“上海市郊區民眾性適用技術成果獎”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一枝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院。他感到一個人富不算富,能帶動一方人富那才是真富。“凌空農藝大觀園”除了每年為當地增加利稅20多萬元外,帶動遠近1000多戶農戶共同致富,還安置了當地180多名閒置農民就業,其中婦女有130餘名。一百多個崗位,使一百多戶家庭脫貧,使一方人享受安康,農藝大觀園產出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特別對這些婦女同志,呂先生感到要提高中國婦女地位,首先提高其經濟地位,並深諳“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的道理,儘可能有意識地安排女性就業,並讓她們學習現代農藝科學知識和加工技能,分期分批送往在江蘇常熟的日資公司進行技能培訓。這些婦女掌握了技術,得到了每月相對不菲的收入,有些人還依此獨立地走上了社會進行創業。此外,他還多次捐贈幫困資金達63萬元人民幣,並帶動農藝大觀園所在地一個貧困村由年繳2000元利稅變成年繳20多萬元利稅的大戶。在帶動周邊民眾共同致富的同時,農藝大觀園也得到了健康的發展。

科 普 篇

創業是艱難的,但難不倒決心做一個不斷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呂煥皋嘔心瀝血,創下了輝煌的業績,但他並沒有陶醉。他清楚地知道,事業的成功離不開黨的富民政策的扶持,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幫助。“富而思源,回饋社會”,是他的座右銘,也成為他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於是,他把更多的精力、財力轉向了社會公益事業。

呂煥皋平時對奇花異石、地理地質就有強烈的興趣和愛好,業務時間把大量精力和財力用在知識汲取和把玩收藏上,“業餘階段”的奇石收藏品就已“洋洋大觀”了。具備財力、場地等條件後,呂煥皋更是一發而不可收拾,竟由業餘愛好徹底轉變為專業收藏。為了更好地向社會推廣普及地質知識,珍惜地質資源,保護地質環境,揭示地層沉降之迷,在奇石館的基礎上,他投巨資建成了總面積達3600平方米的“上海地質科普館”,該館建成前後得到了市區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的支持和幫助,2004年被上海市政府列為“上海市十大科普實事工程項目”,同時被評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和總工會職工科普活動中心。

地質博物館收藏著呂煥皋幾十年孜孜不倦、嘔心瀝血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數萬方珍稀奇石、礦石晶體、古生物化石及各類寶石,她以“普及地質科學知識,珍愛地球資源環境”為理念,以獨特的石類展覽和地質科普為載體,從地球的地質構造、地貌概況出發,演繹了岩石進化各階段、各層次的發展過程,以龐大的氣魄和博、精、巨、奇的姿態全方位、全形度地揭示了地球的內涵奧秘和大自然的神奇態勢。其中鎮館之寶“大地回春”、“富貴吉祥”、“冰山焰火”、“四世同堂”以雍容華貴的大氣儀態被眾多展品襯托相映,顯得尤為絢麗奪目,人們觀後都驚嘆大自然竟有如此美麗和珍貴的聚山川大地之靈氣的結合物,折服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奧妙。

今年年初,地質專業出身的上海市市委副書記王安順同志特地到地質科普館進行工作視察,並被館內豐富多彩的藏品和宣傳的科普內容所震撼,對地質科普館所做的工作予以了高度評價;浦東新區區長張學兵也對地質科普館傾注了極大的關心,親自率領新區政府各職能部門領導來科普館現場辦公,幫助科普館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瓶頸性問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也將地質展示場所命名為上海地質博物館……。這些均為地質博物館進一步做好地質展示、收藏、研究工作及地質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環境。

眾多的地質學家,劉寶珺院士、趙鵬大等一些著名專家慕名而來,參觀了地質館後均嘖嘖稱奇,高度評價上海地質博物館不僅填補了上海地質科普教育的空白,還了卻了幾代地質專家的心愿。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智者樂石”。長年與有靈性的各種石類的“交流溝通”,也逐漸提升了呂煥皋的精神境界,他對物質與金錢看得越發淡了。面對一大批又一大批的參觀者、科普知識的受益者,他曾吐露心聲:“如果為了掙錢的話,當初,只要把投資科普館和產業化農業的錢改為投資房地產或搞其它貿易,我早已是很大的老闆了。但我願意搞農業,搞科學普及,雖然賺不了很多錢,只是略有收余,但自己能為社會做一些公益活動,吾心足矣!。”

而今,地質博物館每年要接待學生、老年人、軍人以及專家學者、政府人士數十萬人,但呂煥皋仍不滿足,把一年中的一半時間花在走南闖北的尋覓收藏品上,雖然館內基本收藏齊備了各品種,但呂煥皋發誓要把世界上最好的精品呈現給觀摩者。的確,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的話,就會發現,地質館內經常變化的石展品種,定會給你帶來屢屢驚奇。

地質科普館在科普活動中,緊緊圍繞著地質科普這一主題和特色,以地質科普館為“根據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的確也收到不錯的效果。但呂煥皋並沒有滿足於現狀,為改變許多中國小理論教育多、實物展示少的不足,豐富學校的教學形式,他以創新意識為先導,利用館內藏品和專業人員較多的資源和優勢,用圖文並茂和實物岩體、晶體、化石展示相結合的方式,用100種岩石、100種化石、100種礦物晶體及三條有代表意義的恐龍仿真模型,在本市中國小校建立永久性的“地質科普基地”。一些學校在參觀了設立在地質科普館內的“地質科普基地”模型後,對這項活動的積極意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對活動的成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並已有近20家中國小簽訂了“百家學校共建地質科普基地”活動的合作協定。日前,該活動已實施啟動,上海市七寶中學、閔行中學已完成“地質科普基地”建設,另有三個學校的布展工作也已展開。

慈 善 篇

在呂煥皋的辦公室里,豎有一塊醒目的銘匾,這是由上海市戒毒所全體戒毒人員(約2000多名)簽名敬獻的,簽名組成“JD(戒毒)”字樣。許多不知情的不禁要奇怪地問:“這是怎么回事,呂煥皋不務正業,怎么與禁毒掛上了鉤?”原來面對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害之一的毒品問題,呂煥皋從身邊的一個朋友陷入毒品不能自拔的慘痛教訓中認識到毒品的可怕,並以一個企業家的遠見和社會的責任感意識到,毒品不除,國無寧日。戒毒只是治標,治本才是關鍵。而要治本,其關鍵在於提高全民對毒品的防範意識,了解毒品、認識毒品,從而遠離毒品,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毒品的危害。

為此,呂煥皋專程走訪了戒毒所和相關管理機構,了解情況,制定方略,尋找防治毒品的有效方法。綜合各種情況後,呂煥皋決定出資60萬元購買一輛大巴車,並將其改制成禁毒宣傳展覽車,在車上安裝投影電視和現代化的宣教設備。從街道到社區,從學校到鬧市,從上海到北京,凡所到之處,儼然是一個流動的禁毒講壇,宣傳車用大量的圖片,生動的說明,宣傳黨和國家對毒品的管制和處罰條例,宣傳各種毒品的特點和毒品的危害性。從正反兩個方面結合生動的實例,教育人們遠離毒品,與毒品作鬥爭。

事實證明,這一創新的舉動不但表達了一位企業家高尚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感,也起到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宣傳車所到之處,百姓無不拍手叫好,稱其為流動的禁毒展覽館。車開到北京,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羅乾,公安部部長等均登車參觀,給予高度讚揚和評價。

為配合禁毒宣傳車的宣傳,由呂煥皋設計,上海市禁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經國家郵政總局限量發行了“中國第一輛禁毒宣傳展覽車紀念封”一萬套,上蓋“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的紀念郵戳,讓戒毒宣傳伴隨鴻雁傳書,傳遍全世界,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戒毒決心。

如今,禁毒宣傳展覽車靜靜地停放在上海禁毒展覽館內,不時還走向街頭,向人們訴說著毒品的危害,教育人們遠離毒品。

一些深陷毒品魔爪的受害者,面對群體的歧視,家庭的冷落,就業的艱難,一部分人喪失了生活的信心,重新返回吸毒隊伍,了解到這種情況,呂煥皋不怕麻煩,以企業家博大的胸懷和崇高境界,決定盡最大努力,在自己企業內接納一部分吸毒解教人員,用他的話說:“解救一位吸毒者,就解救了一位母親或父親,解救了一個家庭,造就社會一方安定。”隨後與上海市戒毒勞教所,簽訂了安置戒毒解教人員的就業協定。截至目前,企業先後接納並安置吸毒解教人員70多名,其中婦女3名。

為了真正起到幫教就業的作用,工作之餘,他經常抽空與這些人員談心,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重新走上社會。還根據每個人的特長,量才試用,安排合適的崗位,對個別認識程度高,綜合素質較好的人員,大膽安排到管理崗位,給他們機會,為他們創造條件。呂煥皋的信任和關懷,融化了這些原本已經冰冷的心,重新點燃了他們自立自尊自強的焰火。一位戒毒人員熱淚盈眶地說出了這一群人的心聲:“呂大哥,是你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港灣”。多位解教人員甚至共同發出了“呂大哥,我要是辜負了你,天地不容”的誓言。呂煥皋的舉動,不僅獲得了解教人員的由衷感激,同時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評價,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敬重

在呂煥皋和企業的共同關注下,進入企業的解教人員,絕大部分均表現良好,沒有發現復吸現象,不少人員已經徹底戒斷了毒品,恢復了自信和自尊,開始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呂煥皋為他們建造了回歸社會的平台。

呂煥皋的慈善活動何止這些。

1999年,呂煥皋到雲南考察,看到當地的中、國小缺乏音樂師資,心又疼了。他立即策划進行了一個新的造血工程——一項教育幫困三年計畫。從2000年至2002年,他共出資160萬元,幫助雲南省迪慶洲、文山洲和麗江洲三個貧困地區的63位教師,分三批到由他創辦的上海王昆藝術學校深造,一時在滇滬兩地傳為佳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