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納與合作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1一 問題的提出1二 相關概念的界定6三 國內外相關研究和文獻綜述12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8第二章 合作秩序與社會管理:一種分析框架32一 社會管理基本理論的歷史梳理32二 合作秩序與社會管理54三 社會管理合作秩序達成的制度設計和制度選擇66第三章 中國社會管理模式變遷的歷史和現實審視81一 中國歷史上的一元統攝傳統與基層社會自主性的共存81二 改革開放前中國的“總體性社會”特徵和社會管理“行政性整合”的日趨強化86三 近年來我國社會管理模式的總體特徵:“控制—吸納—協作”模式93第四章 中國社會管理的核心困境及原因探析111一 中國社會管理模式的核心困境:有效合作治理機制的缺失111二 中國社會管理中有效合作機制缺失的現實考察維度之一——資源依賴的視角113三 中國社會管理體制中有效合作機制缺失的分析維度之二——組織自主性分析135四 中國社會管理體制中有效合作機制缺失的分析維度之三——非政府組織公共責任分析138五 我國歷史上公共領域保證權責對等機制的長期缺失154第五章 比較與行動視野中的合作秩序建構157一 從政府層面看,各國在達成合作秩序方面主要是構建了一些制度化的合作機制157二 從非政府組織層面來看,達成合作秩序的主要做法是圍繞非政府組織的公共責任問題構建如下幾種機制161第六章 中國“合作型”社會管理模式的構建——理念及演進路徑181一 轉型期中國社會管理的理念:超越自治與控制張力的合作181二 轉型期中國“合作型”社會管理模式的路徑構想之一:釋放和拓展非政府組織的自主性空間184三 轉型期中國“合作型”社會管理模式的路徑構想之二:構建非政府組織責任機制196第七章 結語232主要參考文獻238後 記25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