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民主

合作民主

合作民主(Collaborative Democracy)又稱協作民主,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創新2.0環境下的民主形態,通過信息技術的套用以及創新的制度設計來引導民眾的全程深度參與協作,有效吸納集體智慧,形成群體智慧型,實現政府、公眾、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合作共治。從政務維基到維基政府,合作民主並不主張精英要完全被民眾取代,而是注重優勢互補,充分利用和吸納各界精英浩瀚而分散的專業知識儲備,真正實現舉眾人之力,集眾人之智。創新2.0視野下的合作民主具有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大眾創新四個特徵。

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社會的形成推動了創新的民主化進程,催生了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而創新2.0又反作用於民主形態本身,催生了創新2.0時代的合作民主。合作民主是指通過信息技術的套用以及創新的制度設計來引導民眾的全程深度參與協作,有效吸納集體智慧,形成群體智慧型,實現政府、公眾、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合作共治。合作民主並不主張精英要完全被民眾取代,而是注重優勢互補,充分利用和吸納各界精英浩瀚而分散的專業知識儲備,真正實現舉眾人之力,集眾人之智。創新2.0視野下的合作民主具有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大眾創新四個特徵。

定義

合作民主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創新2.0環境下的民主形態,通過信息技術的套用以及創新的制度設計來引導民眾的全程深度參與協作,有效吸納集體智慧,形成群體智慧型,實現政府公眾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合作共治。合作民主並不主張精英要完全被民眾取代,而是注重優勢互補,充分利用和吸納各界精英浩瀚而分散的專業知識儲備,真正實現舉眾人之力,集眾人之智。創新2.0視野下的合作民主具有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大眾創新四個特徵。

背景

從政務維基到維基政府:創新2.0時代的合作民主從政務維基到維基政府:創新2.0時代的合作民主
信息通信技術(ICT)的融合與發展改變了知識的獲取、傳承、積累和創造方式,推動了創新的民主化進程,加速了創新由生產範式向服務範式的轉變,同時為新的民主範式出現提供了新機遇。維基、微博等社會工具和方法的套用越來越普遍,移動技術更為公眾隨時隨地隨意地線上連線、互動和協同提供了可能。創新2.0作為面向知識社會的、以用戶為中心、社會為舞台、以人為本的下一代創新形態,正為更多的人所熟知並運用。創新2.0在社會治理層面強調各方參與,互動協商,形塑公共利益共識,促進協同一致集體行動。創新2.0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大眾創新為特徵,通過知識2.0、技術2.0、管理2.0的協同和互動,將用戶及大眾的價值實現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為更廣泛和深入的民主參與提供了新的契機。合作民主為歐巴馬創新和政府管理顧問Noveck在《維基政府》一書中提出,以維基技術在政府中的套用為例,強調了數位技術深度套用帶來創新形態改變所引發的合作民主新形態。該書開篇第一章即指出,合作民主的出現可以應對數字浪潮下創新2.0時代直接民主的失敗、協商民主的無力,創造合作協同的新機遇。合作民主以民眾為基礎,注重公眾參與,以及該過程中社交媒體、維基等多樣化技術的對參與合作的套用支撐,並將獲取的多樣的觀點與公共政策的連線,提升政府決策效率和質量。合作民主的研究在國外研究熱度持續升溫,也引起我國公共管理領域的關注。國務院辦公廳主管的《中國行政管理》2014年第10期刊出《從政務維基到維基政府:創新2.0視野下的合作民主》一文,進一步就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形態演變下的民主形態演化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創新2.0時代由政務維基等技術工具套用催生的以維基政府為代表的合作民主新形態,並總結了創新2.0時代合作民主的四大特徵。

民主的歷史沿革

隨著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發展,民主發展也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民主發展除了需要具備制度、人員、環境的條件之外,技術和創新文化也是重要因素。以信息技術演進為脈絡,創新形態、政府形態、民主範式與三種社會拓撲的關係如下表所示。

社會拓樸
地域 網路 流體
特徵
邊界
關係
變化和轉型
典型信息通信技術套用 主機、區域網路
(以及前ICT時代)
個人計算機、電話、網際網路 移動技術、普適計算、泛在網路
(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維基、微博等)
互動 物質、同一地點 虛擬 虛擬+物質
服務提供 官僚制、基於辦公室 標準“交易”、信息的 用戶中心、行動導向、開放、定製、協同、實時
全球化 國家 企業 個人
政務模式 科層制 電子政府 移動政府、流暢政府、維基政府、智慧政府
創新形態 創新1.0(精英範式)→以用戶為中心,以人為本,大眾參與→創新2.0(大眾範式)

民主形態 城邦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合作民主

民主範式對比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創新2.0時代的合作民主與直接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在參與方式、參與的過程設計、側重點以及對決策的影響等方面均有不同。如下表:

民主範式 直接民主 選舉民主 協商民主 合作民主
出發點 通過信息技術提供更多的信息,並提供公眾更為便捷的投票方式。 通過信息技術提供更多的信息,縮小數字鴻溝,降低選舉成本、擴大參與主體。 通過信息技術的支撐,提供公眾協商的工具,以形成一致性意見和普遍意願。 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利用新技術實現信息收集、評價、群體任務分配,更好解決現實問題。
參與過程設計 根據公開信息的範圍,設計提議或接近公眾觀點的投票選項 選舉人信息的發布、選舉過程最佳化;對表決信息的發布及對選民意見的採集。 設計日程表,有序的安排協商討論。 問題出發,拆分問題,並分配給參與過程中的公眾和官員。
公眾參與節點 在決策方案形成之後。 在決策方案實施之前,或決策方案形成之後。 在決策方案實施之前,或決策方案形成之後。 貫穿決策方案形成的全過程。
參與形式 通過投票亭、投票網站電子投票。 通過網站、手機套用表達意願。 通過郵件、論壇、微博等方式支撐意願表達。 通過維基、掘客等工具支撐的合作參與。
參與性 較低 較低 較高
側重點 信息公開程度 信息公開及傳播 民主過程程式的統一和信息輸入的質量 決策形成及信息輸出的效率和效果
改善決策程度 弱。
公眾只能選擇基於決策方案提供的限定提議或觀點
較弱。
公眾只能通過選舉出來的“精英階層”來實現治理。
較弱。
公眾的討論與權力存在脫節,目標為交流和利益協調而非改善決策。
強。
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體現在決策的行動實踐上,注重公共價值的塑造。

相比而言,協商民主提倡全體公民平等地參與協商討論,自由表達自身的偏好,並傾聽他人的不同觀點,在政治互動中達成共識,但面對各種利益的較量和博弈,協商民主還需要多樣化的方式及制度化的探索。創新2.0時代的合作民主更注重公眾的有效參與和公共價值的塑造,合作民主發生在整個決策過程中,通過匯聚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提升公共決策質量。無論是直接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還是合作民主,他們在目標、宗旨、原則上有很多共同之處,在現實生活中它們可以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創新2.0視野下的合作民主特徵

合作民主(CollaborativeDemocracy)又稱協作民主,是創新2.0時代的民主形態。 合作民主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選舉民主對邊緣文化和少數群體利益的漠視,解決了協商民主對大眾參與決策過程中知識和能力的忽視。當然,合作民主並不主張精英要完全被民眾取代,而是注重優勢互補,充分利用和吸納各界精英浩瀚而分散的專業知識儲備,真正實現舉眾人之力,集眾人之智。創新2.0視野下的合作民主具有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大眾創新四個特徵:
第一,用戶創新。發揮用戶主體作用和在場優勢,真切了解問題的真實情形,把握問題癥結,尋求有效對策,創造用戶獨特價值。
第二,開放創新。決策不再是管理精英的封閉行為,每個公民及外部機構都能有機會參與開放政府行政決策。參與者不僅有民主表達權,更有奉獻專業才幹與智慧學識的行動權。
第三,協同創新。通過匯聚政府、市場、社會、公民等各方力量,形成虛擬互動對話空間和協作平台,形塑公共價值,增強社會共識,推進各方協同。
第四,大眾創新。通過維基、掘客、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套用,形成群體智慧型,實現大眾智慧匯聚和創新的湧現,實現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
總之,合作民主為社會管理創新提供了新的視野,有助於培育積極公民意識,增強決策的透明度,提升決策質量效能,促進行政的民主化,再造創新2.0時代的行政民主和政治民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