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萸葉五加

吳萸葉五加

吳萸葉五加是一種植物,灌木或喬木,高2-12m。枝暗色,無刺;新枝紅棕以,無毛,無刺。葉有3小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分布於陝西、安徽、浙江、江西、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基本信息

吳萸葉五加
【別名】樹三加
【漢語拼音】wu yu ye wu jia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anthopanax euosiaefolius Franch
【功效】祛風利濕;活血舒筋;理氣化痰
【科屬分類】五加科
【主治】風濕痹痛;腰膝酸痛;水腫;跌打損傷;勞傷咳嗽;哮喘;吐血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3300m的森林中。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挖根,除去鬚根和泥沙,用木槌敲根,使木心與皮部分離,抽去木心,曬乾。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安徽、浙江、江西、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植物形態】灌木或喬木,高2-12m。枝暗色,無刺;新枝紅棕以,無毛,無刺。葉有3小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柄長5-10cm,密生淡棕以短柔毛,不久即脫落;小葉片長6-12cm,密3-6cm,中央小葉片橢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兩側小葉片基部歪斜,較小,下面脈腋有簇毛,邊緣全緣或有鋸齒,齒有或長或短的刺尖;小葉無柄或有短柄。傘形花序或復傘形花序,有多數或少數花;總花梗長2-8cm,無毛;花梗花後延長,無毛;萼無毛,邊緣全緣;花瓣5,花時反曲;雄蕊5;子房2-4室;花柱2-4,基部合生,反曲。果實球形或略長,徑5-7mm,黑色,有2-4淺棱,花柱宿存。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浸酒。
【出處】《中華本草》
吳萸葉五加吳萸葉五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